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5 | 下载80

目的 观察密集式缝合固定法在颌颈部深度烧伤创面或烧伤后瘢痕畸形创面皮肤移植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2年4月-2011年12月,将笔者单位收治的114例颌颈部深度烧伤及烧伤后瘢痕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打包组和密集缝合组,每组57例(48例烧伤患者、9例瘢痕畸形患者),均移植自体中厚断层皮片修复创面.打包组患者按照打包法固定皮片,密集缝合组患者按密集式缝合固定法固定皮片.术后14d,观察移植皮片的微循环灌流量及皮下血肿、术区感染、皮肤坏死情况;术后6个月,观察创缘瘢痕增生、移植皮肤弹性及挛缩情况.对计量资料行u检验,计数资料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或x2检验.结果 (1)术后14 d,密集缝合组、打包组皮片的微循环灌流量分别为(2.86 ±0.18)、(2.33 ±0.15)V,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7.776,P<0.05).(2)术后14d,打包组4例、密集缝合组3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52,P>0.05).(3)术后14d,打包组1例患者发生术区感染,密集缝合组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区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4 d,打包组6例患者移植皮肤出现片状坏死,密集缝合组无一例患者移植皮肤出现片状坏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6个月,打包组21例、密集缝合组

作者:张庆富;周慧敏;王车江;冯建科;邵洪波;白永强;许顺江;崔冬生;闫宝勇;李增宁

来源:中华烧伤杂志 2012 年 28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5 | 下载:80
作者:
张庆富;周慧敏;王车江;冯建科;邵洪波;白永强;许顺江;崔冬生;闫宝勇;李增宁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2012 年 28卷 4期
标签:
烧伤 颌 颈 瘢痕 皮肤移植 固定法 Burns Jaw Neck Cicatrix Skin transplantation Fixation method
目的 观察密集式缝合固定法在颌颈部深度烧伤创面或烧伤后瘢痕畸形创面皮肤移植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2年4月-2011年12月,将笔者单位收治的114例颌颈部深度烧伤及烧伤后瘢痕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打包组和密集缝合组,每组57例(48例烧伤患者、9例瘢痕畸形患者),均移植自体中厚断层皮片修复创面.打包组患者按照打包法固定皮片,密集缝合组患者按密集式缝合固定法固定皮片.术后14d,观察移植皮片的微循环灌流量及皮下血肿、术区感染、皮肤坏死情况;术后6个月,观察创缘瘢痕增生、移植皮肤弹性及挛缩情况.对计量资料行u检验,计数资料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或x2检验.结果 (1)术后14 d,密集缝合组、打包组皮片的微循环灌流量分别为(2.86 ±0.18)、(2.33 ±0.15)V,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7.776,P<0.05).(2)术后14d,打包组4例、密集缝合组3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52,P>0.05).(3)术后14d,打包组1例患者发生术区感染,密集缝合组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区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4 d,打包组6例患者移植皮肤出现片状坏死,密集缝合组无一例患者移植皮肤出现片状坏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6个月,打包组21例、密集缝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