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负压封闭引流(VSD)装置在足踝部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足踝部皮肤缺损及骨外露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对其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采用的术区包扎方法,将患者分为简易负压组18例(男12例、女6例)和抗菌敷料组18例(男14例、女4例),其年龄分别为(41.6±2.8)、(42.3±2.6)岁。2组患者均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术,术后抗菌敷料组患者采用纳米银抗菌敷料常规包扎术区及换药,每3天换药1次;简易负压组患者用由纱布、剪孔硅胶吸痰管和生物透性薄膜等材料自制而成的简易VSD装置封闭术区,接墙壁中心负压吸引系统行-40.0~-16.6 kPa持续VSD治疗,每5天更换1次负压材料。统计换药次数,每次换药时采用数字评分法评估的患者疼痛评分,换药费用,术后3、5 d评估的皮瓣肿胀程度;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以及 χ2检验。 结果:简易负压组患者换药次数为(3.4±0.5)次,明显少于抗菌敷料组的(7.0±0.8)次( t=15.338, P<0.01)。简易负压组患者换药期间疼痛评分为(4.3±0.8)分,明显低于抗菌敷料组的(6.8±0.7)分( t=10.168,

作者:焦静龙;努尔兰;查天建;刘利华;王智忠;刘小龙

来源:中华烧伤杂志 2020 年 36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焦静龙;努尔兰;查天建;刘利华;王智忠;刘小龙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2020 年 36卷 8期
标签:
负压伤口疗法 设备设计 伤口愈合 皮肤移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Negative-pressure wound therapy Equipment design Wound healing Skin transplantation Sural neurocutaneous flap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负压封闭引流(VSD)装置在足踝部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足踝部皮肤缺损及骨外露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对其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采用的术区包扎方法,将患者分为简易负压组18例(男12例、女6例)和抗菌敷料组18例(男14例、女4例),其年龄分别为(41.6±2.8)、(42.3±2.6)岁。2组患者均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术,术后抗菌敷料组患者采用纳米银抗菌敷料常规包扎术区及换药,每3天换药1次;简易负压组患者用由纱布、剪孔硅胶吸痰管和生物透性薄膜等材料自制而成的简易VSD装置封闭术区,接墙壁中心负压吸引系统行-40.0~-16.6 kPa持续VSD治疗,每5天更换1次负压材料。统计换药次数,每次换药时采用数字评分法评估的患者疼痛评分,换药费用,术后3、5 d评估的皮瓣肿胀程度;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以及 χ2检验。 结果:简易负压组患者换药次数为(3.4±0.5)次,明显少于抗菌敷料组的(7.0±0.8)次( t=15.338, P<0.01)。简易负压组患者换药期间疼痛评分为(4.3±0.8)分,明显低于抗菌敷料组的(6.8±0.7)分( t=1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