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5 | 下载28

目的 观察生长因子包被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PLCL)/纤维蛋白原静电纺丝膜片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影响.方法 以静电纺丝法制备PLCL/纤维蛋白原膜片,然后通过浸渍方法,将膜片序贯通过纤维连接蛋白(FN)溶液和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溶液的作为实验组A膜片,仅将膜片通过生长因子溶液的作为实验组B膜片,以未经任何处理的膜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实验组A、B的生长因子体外溶出结果.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获取兔BMSCs,培养后接种于膜片上,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兔BMSCs在不同膜片中的黏附、增殖.结果 两实验组膜片VEGF、bFGF在体外溶出持续超过10d,随着时间延长,两组膜片内的2种生长因子溶出量逐渐降低,并且B组的降低速率要高于A组.黏附实验结果表明,在12h时,A组膜片上的吸光度值(0.47±0.04)高于B组(0.37±0.06)及对照组(0.35±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殖实验结果表明,各组膜片上细胞在各时间点均有所增长,A组的细胞数均比B组及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FN和VEGF、bFGF修饰的PLCL/纤维蛋白原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片具有良好的生长因子缓释作用和细胞相容性.

作者:金良;胡何节;方征东;邓福生;王晓天;孙小杰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3 年 30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5 | 下载:28
作者:
金良;胡何节;方征东;邓福生;王晓天;孙小杰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3 年 30卷 1期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表面修饰 组织工程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lectrospinning Nanofibrous Surface modification Tissue engineering
目的 观察生长因子包被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PLCL)/纤维蛋白原静电纺丝膜片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影响.方法 以静电纺丝法制备PLCL/纤维蛋白原膜片,然后通过浸渍方法,将膜片序贯通过纤维连接蛋白(FN)溶液和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溶液的作为实验组A膜片,仅将膜片通过生长因子溶液的作为实验组B膜片,以未经任何处理的膜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实验组A、B的生长因子体外溶出结果.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获取兔BMSCs,培养后接种于膜片上,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兔BMSCs在不同膜片中的黏附、增殖.结果 两实验组膜片VEGF、bFGF在体外溶出持续超过10d,随着时间延长,两组膜片内的2种生长因子溶出量逐渐降低,并且B组的降低速率要高于A组.黏附实验结果表明,在12h时,A组膜片上的吸光度值(0.47±0.04)高于B组(0.37±0.06)及对照组(0.35±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殖实验结果表明,各组膜片上细胞在各时间点均有所增长,A组的细胞数均比B组及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FN和VEGF、bFGF修饰的PLCL/纤维蛋白原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片具有良好的生长因子缓释作用和细胞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