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96

目的 建立可实时监测的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可视化评价紫杉醇在该模型中的疗效.方法 按照皮下成瘤-传代-原位移植的模式,采用原位移植技术将组织学完整的、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人胃癌细胞MKN-45-luc移植至BALB/c (nu/nu)裸鼠胃壁浆膜下,术后第7、14天对小鼠进行活体成像,评价肿瘤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成模裸鼠尾静脉注射紫杉醇(10 mg/kg)1次,活体成像观察小鼠肿瘤生长,记录小鼠体重变化与生存曲线.26 d后对小鼠移植瘤及转移瘤取材,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形态学特征,侵袭范围及转移情况.结果 MKN-45-luc的细胞形态及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与MKN-45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成功建立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成瘤率为90% (18/20),小鼠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转移,病理HE切片符合胃癌组织学特征.与对照组比较,成模小鼠紫杉醇给药后抑瘤效果明显.结论 胃囊-OB胶法简便、高效,建立的胃癌原位移植模型与人胃癌生物学特征更相似.

作者:钱可扬;蔡娟;岳武恒;丁寅;钱汉清;刘宝瑞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9 年 36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96
作者:
钱可扬;蔡娟;岳武恒;丁寅;钱汉清;刘宝瑞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9 年 36卷 3期
标签:
胃癌 原位移植模型 胃囊-OB胶法 紫杉醇 活体生物成像 Gastric cancer Orthotopic transplantation model Gastric bursa-OB glue method Paclitaxel Living bioimaging
目的 建立可实时监测的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可视化评价紫杉醇在该模型中的疗效.方法 按照皮下成瘤-传代-原位移植的模式,采用原位移植技术将组织学完整的、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人胃癌细胞MKN-45-luc移植至BALB/c (nu/nu)裸鼠胃壁浆膜下,术后第7、14天对小鼠进行活体成像,评价肿瘤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成模裸鼠尾静脉注射紫杉醇(10 mg/kg)1次,活体成像观察小鼠肿瘤生长,记录小鼠体重变化与生存曲线.26 d后对小鼠移植瘤及转移瘤取材,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形态学特征,侵袭范围及转移情况.结果 MKN-45-luc的细胞形态及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与MKN-45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成功建立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成瘤率为90% (18/20),小鼠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转移,病理HE切片符合胃癌组织学特征.与对照组比较,成模小鼠紫杉醇给药后抑瘤效果明显.结论 胃囊-OB胶法简便、高效,建立的胃癌原位移植模型与人胃癌生物学特征更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