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16 | 下载58

目的:探讨聚凝胺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的毒性作用以及聚凝胺促慢病毒载体转染BMDCs的最佳浓度。方法:制备BMDCs悬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不同浓度的聚凝胺处理,对照组中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双标记法评价聚凝胺对BMDCs的毒性作用。向BMDCs悬液中加入慢病毒载体[感染复数(MOI)=10],实验组用不同浓度的聚凝胺处理,对照组加入等量PBS,每天采用荧光显微镜动态观察各组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刺激BMDCs成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GFP表达。各组之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聚凝胺浓度≥11 mg/L时,活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吸光度( A)值(0.881±0.007)比(1.031±0.017), t=7.83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浓度范围内,使用聚凝胺能显著提高GFP表达,聚凝胺浓度为8 mg/L时,GFP表达最高。 结论:聚凝胺对BMDCs存在剂量依赖的毒性作用,安全浓度范围内,聚凝胺可明显提高慢病毒载体对BMDCs的转染率,最适浓度为8 mg/L。

作者:孙凯伦;张季;宫念樵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0 年 3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16 | 下载:58
作者:
孙凯伦;张季;宫念樵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0 年 37卷 1期
标签:
聚凝胺 慢病毒载体 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 Polybrene Lentiviral vector Bone marrow derived dendritic cells
目的:探讨聚凝胺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的毒性作用以及聚凝胺促慢病毒载体转染BMDCs的最佳浓度。方法:制备BMDCs悬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不同浓度的聚凝胺处理,对照组中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双标记法评价聚凝胺对BMDCs的毒性作用。向BMDCs悬液中加入慢病毒载体[感染复数(MOI)=10],实验组用不同浓度的聚凝胺处理,对照组加入等量PBS,每天采用荧光显微镜动态观察各组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刺激BMDCs成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GFP表达。各组之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聚凝胺浓度≥11 mg/L时,活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吸光度( A)值(0.881±0.007)比(1.031±0.017), t=7.83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浓度范围内,使用聚凝胺能显著提高GFP表达,聚凝胺浓度为8 mg/L时,GFP表达最高。 结论:聚凝胺对BMDCs存在剂量依赖的毒性作用,安全浓度范围内,聚凝胺可明显提高慢病毒载体对BMDCs的转染率,最适浓度为8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