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0 | 下载26

目的探讨超纯水透析和循环管路构造改进对透析液微生物学质量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炎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对96例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主要监测透析液微生物学质量、人体学指标、改良SGA评分、血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浆和红细胞膜丙二醛(MDA)、血浆总抗坏血酸(TAA)、还原型抗坏血酸(AA)、氧化型抗坏血酸(DHAA)、维生素E浓度、透析充分性(Kt/V)和蛋白分解代谢率(PCR).结果改进后6个月,透析液细菌数和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患者干体重、上臂肌围(MAMC)、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明显升高(P<0.05),改良SGA评分下降(P<0.01);CRP变化不明显(P>0.05);血浆维生素E、AA浓度增加,血浆DHAA/TAA下降(P<0.05),血浆MDA变化不明显,红细胞膜MDA则明显下降(P<0.05);Kt/V前后无明显变化;PCR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改进透析液微生物学质量后,患者营养状态、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好转.

作者:薛骏;丁峰;景秀瑃;顾勇;施雪枫;陆福明;林善锬

来源: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3 年 19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0 | 下载:26
作者:
薛骏;丁峰;景秀瑃;顾勇;施雪枫;陆福明;林善锬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3 年 19卷 6期
标签:
血液透析 透析液 营养不良 炎症 微生物学质量
目的探讨超纯水透析和循环管路构造改进对透析液微生物学质量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炎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对96例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主要监测透析液微生物学质量、人体学指标、改良SGA评分、血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浆和红细胞膜丙二醛(MDA)、血浆总抗坏血酸(TAA)、还原型抗坏血酸(AA)、氧化型抗坏血酸(DHAA)、维生素E浓度、透析充分性(Kt/V)和蛋白分解代谢率(PCR).结果改进后6个月,透析液细菌数和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患者干体重、上臂肌围(MAMC)、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明显升高(P<0.05),改良SGA评分下降(P<0.01);CRP变化不明显(P>0.05);血浆维生素E、AA浓度增加,血浆DHAA/TAA下降(P<0.05),血浆MDA变化不明显,红细胞膜MDA则明显下降(P<0.05);Kt/V前后无明显变化;PCR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改进透析液微生物学质量后,患者营养状态、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