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6 | 下载400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比较包括握力在内的不同营养评估指标对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7~9月北京协和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透析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人体测量和生化指标进行营养状态评价.随访72个月,以死亡为观察终点,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全因和心脑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评价不同营养指标预测死亡的价值.结果 108例HD患者平均年龄(57.6± 13.0)岁,随访6年后,35例(32.4%)患者死亡,其中62.9% (22/35)死于心脑血管事件.年龄增加、残余尿量少、血肌酐水平低、前白蛋白水平低和平均小腿围低是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握力较低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HR=2.842,95%CI 1.390 ~ 5.811)和心脑血管事件死亡风险(HR=2.826,95%CI 1.150~ 6.947)约为握力较高人群的2.8倍.调整性别、年龄、心脑血管及糖尿病史、体质量指数(BMI)、透析时间、尿素清除指数(Kt/V)、标准蛋白代谢率(nPCR)和前白蛋白后,低握力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05,95%CI 1.112~ 5.642).握力用于预测男性和女性全因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是0.705和0.682.结论 低握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彭晓艳;贾愚;夏京华;石涛;陈伟;鲁重美;李雪梅;陈丽萌

来源: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5 年 31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6 | 下载:400
作者:
彭晓艳;贾愚;夏京华;石涛;陈伟;鲁重美;李雪梅;陈丽萌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5 年 31卷 3期
标签:
血液透析 握力 危险因素 生存分析 Hemodialysis Hand strength Risk factors Survival analysis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比较包括握力在内的不同营养评估指标对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7~9月北京协和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透析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人体测量和生化指标进行营养状态评价.随访72个月,以死亡为观察终点,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全因和心脑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评价不同营养指标预测死亡的价值.结果 108例HD患者平均年龄(57.6± 13.0)岁,随访6年后,35例(32.4%)患者死亡,其中62.9% (22/35)死于心脑血管事件.年龄增加、残余尿量少、血肌酐水平低、前白蛋白水平低和平均小腿围低是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握力较低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HR=2.842,95%CI 1.390 ~ 5.811)和心脑血管事件死亡风险(HR=2.826,95%CI 1.150~ 6.947)约为握力较高人群的2.8倍.调整性别、年龄、心脑血管及糖尿病史、体质量指数(BMI)、透析时间、尿素清除指数(Kt/V)、标准蛋白代谢率(nPCR)和前白蛋白后,低握力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05,95%CI 1.112~ 5.642).握力用于预测男性和女性全因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是0.705和0.682.结论 低握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