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136

目的 探索树突状细胞(DCs)在高糖环境下分化、成熟、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以期进一步探索DCs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取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20 ng/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10 ng/ml)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第7天收集不成熟DCs分别在含有5.5 mmol/L D?葡萄糖、30 mmol/L D?葡萄糖、30 mmol/L D?葡萄糖+100μg/ml核因子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型;以DCs为刺激细胞、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按比例混合后,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强度观察对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淋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浓度;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化程度.采用Student?t检验分析各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0 mmol/L D?葡萄糖能明显增加DCs内NF?κB的活化(IκBɑ:0.29±0.18比0.69±0.79,t=-1.27;p65:0.87±0.18比0.35±0.13,t=2.19;均P<0.01),显著上调DCs表面标志CD11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CD80、CD86、CD40的表达(t=8.97~10.45,均P<0.05),增强了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1:100时1.80±0.23比1.57±0.20,t=2.46;

作者:涂亚芳;吴雄飞;王娟;蔡治涛;廖雯靓;李敛

来源: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 年 11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136
作者:
涂亚芳;吴雄飞;王娟;蔡治涛;廖雯靓;李敛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 年 11卷 9期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树突细胞 NF-κB 免疫炎症反应 Diabetic nephropathy Dendritic cells NF?kappa B Immuno?inflammatory responses
目的 探索树突状细胞(DCs)在高糖环境下分化、成熟、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以期进一步探索DCs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取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20 ng/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10 ng/ml)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第7天收集不成熟DCs分别在含有5.5 mmol/L D?葡萄糖、30 mmol/L D?葡萄糖、30 mmol/L D?葡萄糖+100μg/ml核因子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型;以DCs为刺激细胞、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按比例混合后,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强度观察对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淋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浓度;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化程度.采用Student?t检验分析各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0 mmol/L D?葡萄糖能明显增加DCs内NF?κB的活化(IκBɑ:0.29±0.18比0.69±0.79,t=-1.27;p65:0.87±0.18比0.35±0.13,t=2.19;均P<0.01),显著上调DCs表面标志CD11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CD80、CD86、CD40的表达(t=8.97~10.45,均P<0.05),增强了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1:100时1.80±0.23比1.57±0.20,t=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