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5 | 下载148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I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耻骨上疼痛和慢性盆腔疼痛,误诊为慢性膀胱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膀胱结核及尿道综合征,经手术后病理或膀胱镜检查确诊,其中4例行尿流改道,2例行乙状结肠膀胱成形术,10例行药物治疗.结果 4例患者行尿流改道治疗后盆腔疼痛完全消失.2例行膀胱成形术后仍有轻微会阴部不适,膀胱容量大于350 ml,分别随访24,33个月无复发.10例非手术治疗患者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和IC问题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15.4±4.1)和(9.4±2.7)分,降至治疗后的(4.1±2.1)和(5.1±3.9)分.结论对I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给予充分重视;及早诊断及多种措施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IC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姜先洲;张建伟;徐祗顺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2006 年 44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5 | 下载:148
作者:
姜先洲;张建伟;徐祗顺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2006 年 44卷 2期
标签:
间质性膀胱炎 诊断 治疗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I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耻骨上疼痛和慢性盆腔疼痛,误诊为慢性膀胱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膀胱结核及尿道综合征,经手术后病理或膀胱镜检查确诊,其中4例行尿流改道,2例行乙状结肠膀胱成形术,10例行药物治疗.结果 4例患者行尿流改道治疗后盆腔疼痛完全消失.2例行膀胱成形术后仍有轻微会阴部不适,膀胱容量大于350 ml,分别随访24,33个月无复发.10例非手术治疗患者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和IC问题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15.4±4.1)和(9.4±2.7)分,降至治疗后的(4.1±2.1)和(5.1±3.9)分.结论对I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给予充分重视;及早诊断及多种措施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IC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