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8 | 下载24

目的 研究胰体尾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外科治疗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胰体尾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和术后生存时间,并与同期451例胰头癌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 胰体尾恶性肿瘤和胰头癌相比,有以下特点:(1)疼痛多见(0.74∶0.41,χ2=37.035,P<0.01)而黄疸少见(0.04∶0.75,χ2=155.509,P<0.01);(2)总胆红素水平(F=105.341,P<0.01)、麸丙酮酸转氨脢(SGPT)(F=89.351,P<0.01)低而白蛋白水平高(F=26.642,P<0.01);(3)CEA阳性率较高(0.40∶0.24,χ2=6.148,P=0.046)、CA199阳性率较低(0.57∶0.86,χ2=24.132,P<0.01);(4)同时性肝脏(0.30∶0.17,χ2=9.003,P<0.01)及总体远处转移率(0.38∶0.20,χ2=14.266,P<0.01)显著高于胰头癌;(5)无转移胰体尾恶性肿瘤和胰头癌切除术后的中位生存期均为15个月,无差异(χ2=0.29,P=0.59);有转移的胰体尾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中位生存期(7个月)和未切除的胰体尾恶性肿瘤(6个月)(χ2=0.22,P=0.64)及未切除的胰头癌(5个月)(χ2=0.91,P=0.34)比较无显著差异.无转移时胰体尾肿瘤切除术后的生存显著优于有转移时切除术后(χ2=21.63,P<0.01). 结论 与胰头癌相比胰体尾恶性肿瘤更容易发生远处转移、特别是肝转移.出现远处转移后的胰体尾切

作者:吴铁成;邵永孚;单毅;吴健雄;赵平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2007 年 45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8 | 下载:24
作者:
吴铁成;邵永孚;单毅;吴健雄;赵平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2007 年 45卷 1期
标签: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预后
目的 研究胰体尾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外科治疗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胰体尾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和术后生存时间,并与同期451例胰头癌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 胰体尾恶性肿瘤和胰头癌相比,有以下特点:(1)疼痛多见(0.74∶0.41,χ2=37.035,P<0.01)而黄疸少见(0.04∶0.75,χ2=155.509,P<0.01);(2)总胆红素水平(F=105.341,P<0.01)、麸丙酮酸转氨脢(SGPT)(F=89.351,P<0.01)低而白蛋白水平高(F=26.642,P<0.01);(3)CEA阳性率较高(0.40∶0.24,χ2=6.148,P=0.046)、CA199阳性率较低(0.57∶0.86,χ2=24.132,P<0.01);(4)同时性肝脏(0.30∶0.17,χ2=9.003,P<0.01)及总体远处转移率(0.38∶0.20,χ2=14.266,P<0.01)显著高于胰头癌;(5)无转移胰体尾恶性肿瘤和胰头癌切除术后的中位生存期均为15个月,无差异(χ2=0.29,P=0.59);有转移的胰体尾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中位生存期(7个月)和未切除的胰体尾恶性肿瘤(6个月)(χ2=0.22,P=0.64)及未切除的胰头癌(5个月)(χ2=0.91,P=0.34)比较无显著差异.无转移时胰体尾肿瘤切除术后的生存显著优于有转移时切除术后(χ2=21.63,P<0.01). 结论 与胰头癌相比胰体尾恶性肿瘤更容易发生远处转移、特别是肝转移.出现远处转移后的胰体尾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