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2 | 下载68

目的 观察外科严重感染患者内源性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外科严重感染患者19例,分别于感染前和感染后第1、3、5、7、14天采集血标本.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BPI、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内毒素含量采用改良基质显色法鲎试验检测.同时检查感染前及感染后第1、3、5、7、14天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并观察患者预后.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感染后第1~5天血浆中BPI/LBP比值明显降低(P<0.01),第7天恢复至正常范围;严重脓毒症组患者感染后第1~7天其比值显著降低(P<0.01).此外,感染后第1~3天严重脓毒症组血浆中BPI/LBP比值显著低于脓毒症组(P<0.05).结论 外科感染时机体内源性BPI和LBP水平迅速升高,但BPI的增幅明显低于LBP;感染早期BPI/LBP比值与脓毒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张立天;姚咏明;陆家齐;于燕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2007 年 45卷 1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2 | 下载:68
作者:
张立天;姚咏明;陆家齐;于燕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2007 年 45卷 19期
标签:
感染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 脂多糖结合蛋白 脓毒症 细胞因子 内毒素
目的 观察外科严重感染患者内源性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外科严重感染患者19例,分别于感染前和感染后第1、3、5、7、14天采集血标本.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BPI、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内毒素含量采用改良基质显色法鲎试验检测.同时检查感染前及感染后第1、3、5、7、14天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并观察患者预后.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感染后第1~5天血浆中BPI/LBP比值明显降低(P<0.01),第7天恢复至正常范围;严重脓毒症组患者感染后第1~7天其比值显著降低(P<0.01).此外,感染后第1~3天严重脓毒症组血浆中BPI/LBP比值显著低于脓毒症组(P<0.05).结论 外科感染时机体内源性BPI和LBP水平迅速升高,但BPI的增幅明显低于LBP;感染早期BPI/LBP比值与脓毒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