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78 | 下载207

目的 探讨脊柱畸形后路截骨术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脊柱后路截骨术治疗脊柱畸形患者321例,男性124例,女性197例;年龄2 ~56岁,平均(19±11)岁.术前主弯侧凸Cobb角平均108°±33°,后凸Cobb角平均74°±29°.其中226例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95例行全椎体切除术,均采用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矫形固定.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术中唤醒试验等方法监测神经功能变化.结果 共有11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的感觉和肌力的改变,发生率为3.4%.神经损伤的原因包括截骨端移位2例、骨断端合拢压迫2例、骨块残留压迫1例、操作失误2例、螺钉误置1例、血肿压迫1例、矫形牵拉2例.其中术前即存在神经损害的患者发生率(20.0%)显著高于术前神经功能正常患者(2.6%)(x2=13.060,P=0.011);虽然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在年龄、病因、畸形程度、截骨方式、手术类型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先天性脊柱侧凸、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脊柱后凸、成人脊柱畸形、100°以上的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6%、7.1%、5.1%、5.9%和5.9%.11例患者均行甲泼尼龙冲击、神经营养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其中4例行再次手术探查,最后随访时7例完全恢复,2例好转,2例无恢复.结论 脊柱截骨术是治疗重度脊

作者:马华松;陈志明;杨滨;吴继功;谭荣;王晓平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2012 年 50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78 | 下载:207
作者:
马华松;陈志明;杨滨;吴继功;谭荣;王晓平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2012 年 50卷 4期
标签:
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 截骨术 手术后并发症 Scoliosis Kyphosis Osteotom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目的 探讨脊柱畸形后路截骨术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脊柱后路截骨术治疗脊柱畸形患者321例,男性124例,女性197例;年龄2 ~56岁,平均(19±11)岁.术前主弯侧凸Cobb角平均108°±33°,后凸Cobb角平均74°±29°.其中226例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95例行全椎体切除术,均采用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矫形固定.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术中唤醒试验等方法监测神经功能变化.结果 共有11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的感觉和肌力的改变,发生率为3.4%.神经损伤的原因包括截骨端移位2例、骨断端合拢压迫2例、骨块残留压迫1例、操作失误2例、螺钉误置1例、血肿压迫1例、矫形牵拉2例.其中术前即存在神经损害的患者发生率(20.0%)显著高于术前神经功能正常患者(2.6%)(x2=13.060,P=0.011);虽然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在年龄、病因、畸形程度、截骨方式、手术类型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先天性脊柱侧凸、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脊柱后凸、成人脊柱畸形、100°以上的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6%、7.1%、5.1%、5.9%和5.9%.11例患者均行甲泼尼龙冲击、神经营养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其中4例行再次手术探查,最后随访时7例完全恢复,2例好转,2例无恢复.结论 脊柱截骨术是治疗重度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