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7 | 下载109

目的 探讨主动脉-髂动脉旁路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对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接受主动脉-髂动脉旁路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31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6±12)岁.应用四分支人工血管,先建立主动脉-髂动脉旁路,通过人工血管旁路,逆行灌注内脏动脉、脊髓节段动脉;然后分段替换病变的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术中应用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变化,根据术中诱发电位结果和临床结果及术后短期随访结果,评价该术式对脊髓的影响.结果 诱发电位在主动脉近端阻断后消失,运动诱发电位消失(56±18) min,体感诱发电位消失(50±19) min.诱发电位在脊髓节段动脉重建后逐渐恢复,所有病例诱发电位均恢复正常.2例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始终无变化(假阴性).术后死亡1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肺出血1例,无脊髓缺血损伤发生.术后随访1 ~11个月(平均8个月),无迟发性脊髓损伤发生.结论 主动脉-髂动脉旁路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中,脊髓功能有一个短暂可逆的缺失过程.主动脉-髂动脉旁路术式对脊髓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作者:段玉印;郑军;潘旭东;朱俊明;刘永民;葛翼鹏;程力剑;孙立忠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2016 年 5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7 | 下载:109
作者:
段玉印;郑军;潘旭东;朱俊明;刘永民;葛翼鹏;程力剑;孙立忠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2016 年 54卷 5期
标签:
主动脉疾病 脊髓损伤 诱发电位 Aortic diseases Spinal cord injuries Evoked potentials
目的 探讨主动脉-髂动脉旁路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对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接受主动脉-髂动脉旁路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31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6±12)岁.应用四分支人工血管,先建立主动脉-髂动脉旁路,通过人工血管旁路,逆行灌注内脏动脉、脊髓节段动脉;然后分段替换病变的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术中应用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变化,根据术中诱发电位结果和临床结果及术后短期随访结果,评价该术式对脊髓的影响.结果 诱发电位在主动脉近端阻断后消失,运动诱发电位消失(56±18) min,体感诱发电位消失(50±19) min.诱发电位在脊髓节段动脉重建后逐渐恢复,所有病例诱发电位均恢复正常.2例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始终无变化(假阴性).术后死亡1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肺出血1例,无脊髓缺血损伤发生.术后随访1 ~11个月(平均8个月),无迟发性脊髓损伤发生.结论 主动脉-髂动脉旁路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中,脊髓功能有一个短暂可逆的缺失过程.主动脉-髂动脉旁路术式对脊髓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