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3 | 下载344

目的 观察虚拟现实技术(VR)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P300的影响.方法 选取VCIN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虚拟现实组(VR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应的降血压、降血糖、调血脂、改善循环以及常规康复训练(以认知功能训练为主).对照组每天认知功能训练30 min,VR组每天训练15 min,2组患者均每周训练5d,连续训练4周.VR组以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VR技术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每天训练15 min,每周训练5d,连续训练4周.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别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中文版(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Barthel指数(MBI)以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评.结果 治疗后,VR组患者的MMSE、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延迟回忆、定向能力)、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300潜伏期和波幅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R组患者治疗后的潜伏期和波幅分别为(342.75± 19.95) ms和(7.23±0.97) μV,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R技术联合常规康复认知训练可更进一步地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

作者:宋金花;朱其秀;李培媛;欧阳瑶;扈罗曼;王杰;楚妍峰;刘艳琳

来源: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8 年 40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3 | 下载:344
作者:
宋金花;朱其秀;李培媛;欧阳瑶;扈罗曼;王杰;楚妍峰;刘艳琳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8 年 40卷 3期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康复训练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目的 观察虚拟现实技术(VR)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P300的影响.方法 选取VCIN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虚拟现实组(VR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应的降血压、降血糖、调血脂、改善循环以及常规康复训练(以认知功能训练为主).对照组每天认知功能训练30 min,VR组每天训练15 min,2组患者均每周训练5d,连续训练4周.VR组以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VR技术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每天训练15 min,每周训练5d,连续训练4周.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别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中文版(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Barthel指数(MBI)以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评.结果 治疗后,VR组患者的MMSE、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延迟回忆、定向能力)、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300潜伏期和波幅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R组患者治疗后的潜伏期和波幅分别为(342.75± 19.95) ms和(7.23±0.97) μV,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R技术联合常规康复认知训练可更进一步地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