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本文报告了乙脑减毒株的获得过程及其某些规律。首先从强毒株SA14中分离出对小白鼠皮下致死力及繁殖力高低不同的H和L克隆株;然后将H、L毒株于HKC每18小时传代,二毒株先后丧失了对小白鼠皮下致死力,脑内毒力分别降低3~4个对数以上;在此基础上,再应用定向和连续蚀斑选择法分离出减毒株H84SP13和L51P11。其生物学性质为:(1)均系乙脑病毒。(2)HK-TCID 50:H84SP13为7.0~8.0Log,L51P11为6.0~7.0Log。(3)均丧失了对小白鼠皮下致死力,对小白鼠脑内LD 50:H84SP13为0.0Log,经乳鼠脑回传一代为4.0Log;L51P11为≤0.060Log,经乳鼠脑回传一代为3.22Log。(4)从两系毒株中各挑出三株蚀斑病毒测定ID 50,H84SP12系为0.0000015~0.0000019ml,L51P10系为0.00015~0.00028ml,二者相差100倍以上。(5)H84SP12和L51P11株具有一定的Ts特征,而14-2乙脑活疫苗株和SA14乙脑强毒株不具备该特征。

作者:林海祥

来源: 1986 年 0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林海祥
来源:
1986 年 06卷 1期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减毒株
本文报告了乙脑减毒株的获得过程及其某些规律。首先从强毒株SA14中分离出对小白鼠皮下致死力及繁殖力高低不同的H和L克隆株;然后将H、L毒株于HKC每18小时传代,二毒株先后丧失了对小白鼠皮下致死力,脑内毒力分别降低3~4个对数以上;在此基础上,再应用定向和连续蚀斑选择法分离出减毒株H84SP13和L51P11。其生物学性质为:(1)均系乙脑病毒。(2)HK-TCID 50:H84SP13为7.0~8.0Log,L51P11为6.0~7.0Log。(3)均丧失了对小白鼠皮下致死力,对小白鼠脑内LD 50:H84SP13为0.0Log,经乳鼠脑回传一代为4.0Log;L51P11为≤0.060Log,经乳鼠脑回传一代为3.22Log。(4)从两系毒株中各挑出三株蚀斑病毒测定ID 50,H84SP12系为0.0000015~0.0000019ml,L51P10系为0.00015~0.00028ml,二者相差100倍以上。(5)H84SP12和L51P11株具有一定的Ts特征,而14-2乙脑活疫苗株和SA14乙脑强毒株不具备该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