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79 | 下载72

目的 了解广东省历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原体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porA和porB基因特征,并确定病原体的优势克隆型.方法 对1967-2007年从流脑患者分离的18株脑膜炎奈瑟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进行复苏培养和生化鉴定;通过DNA序列测定分析外膜蛋白编码基因porA、porB特征;对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采用PHYLIP软件制作进化树,并与脑膜炎余瑟球菌MIST全球数据库(PubMLST)中的菌株比较,确定优势克隆型菌株,探讨广东省历年流脑疫情分离株的看家基因序列多态性.结果 porA可变区(VR)1的型别以20型为主,VR2的型别在2004年前主要为9型,以后呈现多态性;porB可变区Ⅰ、Ⅳ、Ⅴ、Ⅵ主要分别为4、7、11、10型,2004年后可变区Ⅴ、Ⅵ型别增多;除2007年分离的1株W135菌株外,其余菌株的porB基因均无Ⅶ、Ⅷ可变区.在7个看家基因中,abcZ等位基因多态性最低,pgm最高.广东省历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离株2004年前的优势克隆为ST-5克隆系,自2004年开始出现高致病性ST-4821克隆系,2007年首次出现高致病性ST-11克降系.结论 广东省历年脑膜炎奈瑟球菌分离株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冈呈现多态性特征,分离株为多克隆系并存,近期以高致病性克隆系为主.

作者:邓小玲;管大伟;刘美真;李灵辉;柯碧霞;黎薇;梁剑;柯昌文

来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8 年 2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79 | 下载:72
作者:
邓小玲;管大伟;刘美真;李灵辉;柯碧霞;黎薇;梁剑;柯昌文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8 年 28卷 6期
标签:
脑膜炎奈瑟球菌 分子特征 多位点序列分型 外膜蛋白编码基因 Neisseria meningitidis Molecular character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Outer membrane protein encoding genes
目的 了解广东省历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原体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porA和porB基因特征,并确定病原体的优势克隆型.方法 对1967-2007年从流脑患者分离的18株脑膜炎奈瑟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进行复苏培养和生化鉴定;通过DNA序列测定分析外膜蛋白编码基因porA、porB特征;对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采用PHYLIP软件制作进化树,并与脑膜炎余瑟球菌MIST全球数据库(PubMLST)中的菌株比较,确定优势克隆型菌株,探讨广东省历年流脑疫情分离株的看家基因序列多态性.结果 porA可变区(VR)1的型别以20型为主,VR2的型别在2004年前主要为9型,以后呈现多态性;porB可变区Ⅰ、Ⅳ、Ⅴ、Ⅵ主要分别为4、7、11、10型,2004年后可变区Ⅴ、Ⅵ型别增多;除2007年分离的1株W135菌株外,其余菌株的porB基因均无Ⅶ、Ⅷ可变区.在7个看家基因中,abcZ等位基因多态性最低,pgm最高.广东省历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离株2004年前的优势克隆为ST-5克隆系,自2004年开始出现高致病性ST-4821克隆系,2007年首次出现高致病性ST-11克降系.结论 广东省历年脑膜炎奈瑟球菌分离株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冈呈现多态性特征,分离株为多克隆系并存,近期以高致病性克隆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