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4 | 下载28

目的 探讨抗脑垂体抗体(APAs)与脑外伤后垂体功能减退及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73例脑外伤后9 ~12个月且垂体激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的患者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分成A(3 ~8)、B(9 ~12)、C(13 ~ 15)3组,分别测定其血液中垂体激素[生长激素(GH)、总睾酮(TT)、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APAs水平.激素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APA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 A组的APAs水平显著高于B、C组(P<0.001),而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所测激素的水平均显著低于B、C组(P<0.001),而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显示,患者APAs水平与GH水平呈负相关(r=-0.64071,P<0.001),与GCS评分亦呈负相关(r=-0.50132,P<0.001).结论 APAs的产生与脑外伤有关,损伤程度与APAs水平成正相关,与GH等垂体激素水平成负相关.结果 表明通过测定APAs水平可以推测脑外伤后期脑垂体功能下降的概率和程度.

作者:张名均;曹冠柏;冯铃;胡巧铃;王德树;吴俊;陈文浩

来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2 年 32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4 | 下载:28
作者:
张名均;曹冠柏;冯铃;胡巧铃;王德树;吴俊;陈文浩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2 年 32卷 12期
标签:
抗脑垂体抗体 脑外伤 脑垂体功能减退 Antipituitary antibodies (APAs)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Hypopituitarism
目的 探讨抗脑垂体抗体(APAs)与脑外伤后垂体功能减退及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73例脑外伤后9 ~12个月且垂体激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的患者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分成A(3 ~8)、B(9 ~12)、C(13 ~ 15)3组,分别测定其血液中垂体激素[生长激素(GH)、总睾酮(TT)、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APAs水平.激素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APA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 A组的APAs水平显著高于B、C组(P<0.001),而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所测激素的水平均显著低于B、C组(P<0.001),而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显示,患者APAs水平与GH水平呈负相关(r=-0.64071,P<0.001),与GCS评分亦呈负相关(r=-0.50132,P<0.001).结论 APAs的产生与脑外伤有关,损伤程度与APAs水平成正相关,与GH等垂体激素水平成负相关.结果 表明通过测定APAs水平可以推测脑外伤后期脑垂体功能下降的概率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