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3 | 下载68

  目的建立双重荧光PCR检测HIV前病毒DNA的方法,并应用于婴幼儿HIV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采用TaqMan技术,组建针对人类核糖核酸酶P( RNase P)和HI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 LTR)基因的双重荧光PCR体系;采用TA克隆技术构建pTG19-T重组质粒作为模板进行该方法灵敏度的评价;采用11例已知健康人的血样和98例已知HIV感染者血样进行该方法的特异性验证;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浙江省各地妇幼保健医疗机构上送的96份婴幼儿样本,用新方法进行HIV的早期诊断,并将检测结果与罗氏HIV DNA定性检测试剂盒作比较。结果双重荧光PCR新方法能特异性检测HIV前病毒DNA,特异性为100%,检测灵敏度为100拷贝/反应;新方法和罗氏HIV DNA定性检测试剂盒检测96份婴幼儿样本,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论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方法经济便捷、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易于推广,有望用于婴幼儿HIV早期诊断,并为HIV前病毒DNA的检测提供了一个通用技术平台。

作者:张佳峰;郭志宏;黄晶晶;丁晓贝;黄蓓

来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3 年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3 | 下载:68
作者:
张佳峰;郭志宏;黄晶晶;丁晓贝;黄蓓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3 年 8期
标签:
荧光PCR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婴幼儿 早期诊断 Fluorescence PCR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 HIV) Infant Early diagnosis
  目的建立双重荧光PCR检测HIV前病毒DNA的方法,并应用于婴幼儿HIV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采用TaqMan技术,组建针对人类核糖核酸酶P( RNase P)和HI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 LTR)基因的双重荧光PCR体系;采用TA克隆技术构建pTG19-T重组质粒作为模板进行该方法灵敏度的评价;采用11例已知健康人的血样和98例已知HIV感染者血样进行该方法的特异性验证;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浙江省各地妇幼保健医疗机构上送的96份婴幼儿样本,用新方法进行HIV的早期诊断,并将检测结果与罗氏HIV DNA定性检测试剂盒作比较。结果双重荧光PCR新方法能特异性检测HIV前病毒DNA,特异性为100%,检测灵敏度为100拷贝/反应;新方法和罗氏HIV DNA定性检测试剂盒检测96份婴幼儿样本,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论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方法经济便捷、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易于推广,有望用于婴幼儿HIV早期诊断,并为HIV前病毒DNA的检测提供了一个通用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