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 | 下载0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以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科收治的27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创面治疗和心理疏导同步。分别于伤后1个月和伤后1年,对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测验(EPQ)、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测评,判定患者是否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结果:27例重度烧伤患者均被诊断为急性应激障碍,所有患者伤后1个月SCL-90的躯体化评分高于国内常模[(1.66 ± 0.46)分vs.(1.37 ± 0.48)分,t = 3.112,P = 0.002],人际关系敏感评分低于国内常模[(1.35 ± 0.26)分vs.(1.65 ± 0.61)分,t = 2.550,P = 0.011],其他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完成1年随访的10例患者中,与伤后1个月比较,各因子间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且IES-R测评显示,没有患者达到PTSD阳性筛查标准,其中2例为亚临床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7例为轻度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1例为中度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存在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早期进行心理疏导和药物干预值得探索。

作者:贺肖洁;郑磊磊;岑航辉;韩春茂

来源: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年 16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 | 下载:0
作者:
贺肖洁;郑磊磊;岑航辉;韩春茂
来源: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年 16卷 2期
标签:
烧伤 应激障碍,创伤后 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以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科收治的27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创面治疗和心理疏导同步。分别于伤后1个月和伤后1年,对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测验(EPQ)、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测评,判定患者是否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结果:27例重度烧伤患者均被诊断为急性应激障碍,所有患者伤后1个月SCL-90的躯体化评分高于国内常模[(1.66 ± 0.46)分vs.(1.37 ± 0.48)分,t = 3.112,P = 0.002],人际关系敏感评分低于国内常模[(1.35 ± 0.26)分vs.(1.65 ± 0.61)分,t = 2.550,P = 0.011],其他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完成1年随访的10例患者中,与伤后1个月比较,各因子间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且IES-R测评显示,没有患者达到PTSD阳性筛查标准,其中2例为亚临床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7例为轻度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1例为中度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存在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早期进行心理疏导和药物干预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