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8 | 下载61

锂在现代精神病学中使用超过65年,其构成了双相情感障碍(BD)长期治疗的基础.锂的许多生物学特性已经被证实,包括抗病毒、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保护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锂对造血干细胞(HSCs)、神经干细胞(NSCs)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其目前已证实的分子机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锂对保持HSCs和生长因子高水平的作用已被报道.锂可以改善HSCs的归巢能力、形成菌落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关于锂对神经发生影响的研究表明,锂可促进海马齿状回的干细胞增殖,并导致施旺氏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增强.锂被证实与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相关,具体作用反映在锂可改善突触的可塑性,促进细胞存活,抑制细胞凋亡等.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锂离子的治疗可增加大脑灰质的成分,尤其作用在额叶、海马和杏仁核等位置.锂对干细胞的作用涉及多条介质和信号通路,其中最重要的介质和信号通路被认为是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和Wnt/β-catenin通路,另外包括调节cAMP、蛋白激酶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肌醇单磷酸酶(IMP)水平的信号通路等也与锂作用有紧密的联系.锂在现阶段被利用于治疗BD和降低痴呆症患病风险的临床实验中,并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发挥有益作用.除此之外,为了研究的发病机制和锂离子在其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罗宁;钟德君

来源: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8 年 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8 | 下载:61
作者:
罗宁;钟德君
来源: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8 年 8卷 6期
标签:
锂 造血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锂在现代精神病学中使用超过65年,其构成了双相情感障碍(BD)长期治疗的基础.锂的许多生物学特性已经被证实,包括抗病毒、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保护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锂对造血干细胞(HSCs)、神经干细胞(NSCs)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其目前已证实的分子机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锂对保持HSCs和生长因子高水平的作用已被报道.锂可以改善HSCs的归巢能力、形成菌落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关于锂对神经发生影响的研究表明,锂可促进海马齿状回的干细胞增殖,并导致施旺氏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增强.锂被证实与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相关,具体作用反映在锂可改善突触的可塑性,促进细胞存活,抑制细胞凋亡等.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锂离子的治疗可增加大脑灰质的成分,尤其作用在额叶、海马和杏仁核等位置.锂对干细胞的作用涉及多条介质和信号通路,其中最重要的介质和信号通路被认为是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和Wnt/β-catenin通路,另外包括调节cAMP、蛋白激酶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肌醇单磷酸酶(IMP)水平的信号通路等也与锂作用有紧密的联系.锂在现阶段被利用于治疗BD和降低痴呆症患病风险的临床实验中,并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发挥有益作用.除此之外,为了研究的发病机制和锂离子在其中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