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6 | 下载20

目的探讨C-fos原癌基因与先天性巨结肠症发病机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的巨结肠痉挛段以及有神经节细胞的扩张段、正常肠组织各12例标本检测C-fos原癌基因mRNA的表达和观察其蛋白免疫组化状况.结果无神经节细胞的巨结肠痉挛段C-fos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有神经节细胞扩张段近端(痉挛段相对含量2.11±0.09,扩张段相对含量0.55±0.06,单位:mass),巨结肠扩张段近端与正常肠组织相比无明显差异;C-fos蛋白免疫组化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的痉挛段粘膜固有层和粘膜肌层中出现大量的棕褐色C-fos蛋白表达产物,而巨结肠近段的扩张段未见C-fos蛋白表达阳性产物.结论C-fos基因可能参与了神经细胞的损害.C-fosmRNA表达及C-fos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参与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机制.

作者:高红;白玉作;刘红宇;孔娟;景士兵

来源:中华消化杂志 2000 年 20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6 | 下载:20
作者:
高红;白玉作;刘红宇;孔娟;景士兵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2000 年 20卷 4期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C-fos原癌基因 免疫组化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C-fos原癌基因与先天性巨结肠症发病机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的巨结肠痉挛段以及有神经节细胞的扩张段、正常肠组织各12例标本检测C-fos原癌基因mRNA的表达和观察其蛋白免疫组化状况.结果无神经节细胞的巨结肠痉挛段C-fos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有神经节细胞扩张段近端(痉挛段相对含量2.11±0.09,扩张段相对含量0.55±0.06,单位:mass),巨结肠扩张段近端与正常肠组织相比无明显差异;C-fos蛋白免疫组化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的痉挛段粘膜固有层和粘膜肌层中出现大量的棕褐色C-fos蛋白表达产物,而巨结肠近段的扩张段未见C-fos蛋白表达阳性产物.结论C-fos基因可能参与了神经细胞的损害.C-fosmRNA表达及C-fos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参与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