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9 | 下载64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动物模型,探讨NASH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持续12周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建立大鼠NASH模型,造模结束时检测模型组及正常组血清转氨酶、游离脂肪酸(FFA);测定肝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FFA;用免疫组化法标记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ⅡE1(CYPⅡE1)及溶菌酶(LYZ)免疫阳性细胞--Kupffer细胞.结果造模大鼠存在血清和肝匀浆FFA升高,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增加,而抗氧化物质SOD减少,肝组织免疫组化示CYPⅡE1呈高表达,Kupffer细胞明显增多.相关分析表明:随着FFA的增加,CYPⅡE1表达增高,脂质过氧化损伤亦增强,并且肝脏炎症、坏死加剧.结论FFA在NASH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FFA的增加及其所引起的一系列CYPⅡE1高表达、Kupffer细胞激活以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共同导致NASH以及肝细胞坏死.

作者:钟岚;范建高;王国良;李为真;吴伟清;姜军梅

来源:中华消化杂志 2001 年 21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9 | 下载:64
作者:
钟岚;范建高;王国良;李为真;吴伟清;姜军梅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2001 年 21卷 8期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游离脂肪酸 发病机制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动物模型,探讨NASH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持续12周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建立大鼠NASH模型,造模结束时检测模型组及正常组血清转氨酶、游离脂肪酸(FFA);测定肝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FFA;用免疫组化法标记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ⅡE1(CYPⅡE1)及溶菌酶(LYZ)免疫阳性细胞--Kupffer细胞.结果造模大鼠存在血清和肝匀浆FFA升高,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增加,而抗氧化物质SOD减少,肝组织免疫组化示CYPⅡE1呈高表达,Kupffer细胞明显增多.相关分析表明:随着FFA的增加,CYPⅡE1表达增高,脂质过氧化损伤亦增强,并且肝脏炎症、坏死加剧.结论FFA在NASH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FFA的增加及其所引起的一系列CYPⅡE1高表达、Kupffer细胞激活以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共同导致NASH以及肝细胞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