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38 | 下载60

目的 探讨肠缺血再灌注(IIR)后猕猴肠道菌群变化的原因.方法 将10只健康成年猕猴分为对照组和IIR组,每组各5只.IIR组肠系膜上动脉夹闭60 min,松解再灌注24 h,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照组行假手术.观察动物肠道大体形态改变,测定胃pH值;细菌培养分析回肠菌群的变化;免疫组化定位测定回肠局部胃肠多肽的分布,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其水平变化,并在体外将胃肠多肽与肠道细菌共同孵育,观察两者有无相互作用.结果 猕猴IIR损伤后,回肠内细菌较正常增加约106倍,以大肠杆菌等需氧菌为优势菌群;小肠明显充血扩张;胃内pH值由2.80±0.84增至7.20±0.84,伴有胆汁反流;全回肠组织中胃肠多肽(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明显增加,而黏膜中生长抑素及血管活性肠肽的浓度却减少;胃肠多肽与肠道细菌共同培养后,胃肠多肽的含量及细菌数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猕猴IIR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能由小肠动力降低直接或间接导致.小肠肌间神经丛中的生长抑素及血管活性肠肽增加可能是此刻小肠动力降低的启动因素.

作者:范华;谭庆华;许兰涛;吴浩;黄明慧;胡兵;唐承薇

来源:中华消化杂志 2007 年 27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38 | 下载:60
作者:
范华;谭庆华;许兰涛;吴浩;黄明慧;胡兵;唐承薇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2007 年 27卷 2期
标签:
再灌注损伤 细菌学 胃肠多肽
目的 探讨肠缺血再灌注(IIR)后猕猴肠道菌群变化的原因.方法 将10只健康成年猕猴分为对照组和IIR组,每组各5只.IIR组肠系膜上动脉夹闭60 min,松解再灌注24 h,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照组行假手术.观察动物肠道大体形态改变,测定胃pH值;细菌培养分析回肠菌群的变化;免疫组化定位测定回肠局部胃肠多肽的分布,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其水平变化,并在体外将胃肠多肽与肠道细菌共同孵育,观察两者有无相互作用.结果 猕猴IIR损伤后,回肠内细菌较正常增加约106倍,以大肠杆菌等需氧菌为优势菌群;小肠明显充血扩张;胃内pH值由2.80±0.84增至7.20±0.84,伴有胆汁反流;全回肠组织中胃肠多肽(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明显增加,而黏膜中生长抑素及血管活性肠肽的浓度却减少;胃肠多肽与肠道细菌共同培养后,胃肠多肽的含量及细菌数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猕猴IIR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能由小肠动力降低直接或间接导致.小肠肌间神经丛中的生长抑素及血管活性肠肽增加可能是此刻小肠动力降低的启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