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1 | 下载12

目的研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心脏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危险因素与预测因子.方法 68例房颤电转复成功患者,分为左心耳顿抑组与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元逐步逻辑回归分析,将临床和超声影像学指标作为待选变量,对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左心耳顿抑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房颤持续时间[(10.6±15.6)周vs(22.0±20.1)周,P<0.05]、左心房内径[(43.8±7.7)mm vs(48.5±6.2)mm,P<0.01)]、左心房排空分数[(0.32±0.08)vs(0.27±0.09),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0.50±0.06)vs(0.46±0.06),P<0.01]、最大复律能量[(96.8±65.8)J vs(156.8±100.8)J,P<0.01]、累积转复能量[(146.8±142.6)J vs(290.5±242.1)J,P<0.01]和电转复次数[(1.7±0.9)次vs(2.4±1.2)次,P<0.05].多元逐步逻辑回归分析发现,房颤持续时间(β=0.105,P<0.01)、左心房内径(β=0.196,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β=-20.549,P<0.01)、转复累积能量(β=0.004,P<0.05)是左心耳顿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房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累积复律能量是房颤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杨沙宁;黄从新;胡晓军;金立军;李风翥;彭水先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 年 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1 | 下载:12
作者:
杨沙宁;黄从新;胡晓军;金立军;李风翥;彭水先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 年 8卷 6期
标签:
心房颤动 电转复 预测参数
目的研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心脏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危险因素与预测因子.方法 68例房颤电转复成功患者,分为左心耳顿抑组与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元逐步逻辑回归分析,将临床和超声影像学指标作为待选变量,对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左心耳顿抑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房颤持续时间[(10.6±15.6)周vs(22.0±20.1)周,P<0.05]、左心房内径[(43.8±7.7)mm vs(48.5±6.2)mm,P<0.01)]、左心房排空分数[(0.32±0.08)vs(0.27±0.09),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0.50±0.06)vs(0.46±0.06),P<0.01]、最大复律能量[(96.8±65.8)J vs(156.8±100.8)J,P<0.01]、累积转复能量[(146.8±142.6)J vs(290.5±242.1)J,P<0.01]和电转复次数[(1.7±0.9)次vs(2.4±1.2)次,P<0.05].多元逐步逻辑回归分析发现,房颤持续时间(β=0.105,P<0.01)、左心房内径(β=0.196,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β=-20.549,P<0.01)、转复累积能量(β=0.004,P<0.05)是左心耳顿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房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累积复律能量是房颤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独立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