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4 | 下载64

目的 对我院20例植入带有家庭监测系统的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进行门诊及家庭监测系统随访.探讨家庭监测系统对植入ICD患者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安全性评价及对包括房性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在内的临床事件的早期发现及干预效果.方法 收集20例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植入带有家庭监测系统的ICD患者的临床特征、植入信息及通过家庭监测网站系统和门诊常规随访结果,将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0例患者随访117 ~ 644(332.90±175.25)d,在随访过程中,累计有6例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其中有5例患者成功接受ICD,占全部患者的25%.1例患者因快速心房颤动(房颤)被误识别为心室颤动(VF)而进行电除颤.5例成功接受ICD治疗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曾因房性心动过速(房速)误识别为室性心动过速(VT)而进行电除颤,误识别及误放电的发生率为9.1%.除去误识别及误放电外,所有患者共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SVT) 238次,VT/VF 20次,其中VT 7次(35%),VF 13次(65%).VT发作均由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ATP)终止,共发放26阵ATP,成功转复7次,ATP转复率27%,VT治疗成功率100%.VF导致充电开始13次,其中10次在ICD结束充电前自行终止,3次在放电治疗后成功转复,ICD治疗成功率100%.20例患者中无1例死亡.结论 通过家

作者:刘欣;张金荣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 年 16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4 | 下载:64
作者:
刘欣;张金荣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 年 16卷 6期
标签:
家庭监测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Home Monitoring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目的 对我院20例植入带有家庭监测系统的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进行门诊及家庭监测系统随访.探讨家庭监测系统对植入ICD患者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安全性评价及对包括房性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在内的临床事件的早期发现及干预效果.方法 收集20例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植入带有家庭监测系统的ICD患者的临床特征、植入信息及通过家庭监测网站系统和门诊常规随访结果,将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0例患者随访117 ~ 644(332.90±175.25)d,在随访过程中,累计有6例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其中有5例患者成功接受ICD,占全部患者的25%.1例患者因快速心房颤动(房颤)被误识别为心室颤动(VF)而进行电除颤.5例成功接受ICD治疗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曾因房性心动过速(房速)误识别为室性心动过速(VT)而进行电除颤,误识别及误放电的发生率为9.1%.除去误识别及误放电外,所有患者共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SVT) 238次,VT/VF 20次,其中VT 7次(35%),VF 13次(65%).VT发作均由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ATP)终止,共发放26阵ATP,成功转复7次,ATP转复率27%,VT治疗成功率100%.VF导致充电开始13次,其中10次在ICD结束充电前自行终止,3次在放电治疗后成功转复,ICD治疗成功率100%.20例患者中无1例死亡.结论 通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