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13 | 下载202

目的 回顾性观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后不恰当放电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ICD/CRT-D不恰当放电发生原因,探讨不恰当放电的处理方法,以期进一步减少不恰当放电风险.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因心脏性猝死一级或二级预防植入ICD/CRT-D患者,随访术后出现不恰当放电的患者,分析不恰当放电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不恰当放电原因以及处理方法.结果 研究共纳入植入ICD/CRT-D患者289例,随访274例,失访1 5例,不恰当放电治疗的共21例,发生率7.66%.不恰当放电治疗的患者年龄(56.38±13.23)岁,年龄范围为24~78岁,其中男20例,女1例.2例患者因房性心动过速不恰当放电(9.52%),9例因心房颤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误诊断放电治疗(42.86%),6例因窦性心动过速不恰当放电(28.57%),2例因除颤导线磨损导致阻抗及感知异常致不恰当放电(9.52%),1例因室性心动过速区识别频率低而出现不恰当放电治疗(4.76%),1例因T波感知异常,双重计数不恰当放电(4.76%).结论 ICD/CRT-D不恰当放电的原因主要为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颤、房性心动过速以及窦性心动过速,可以通过提高诊断频率,调整心室间期稳定性参数以及打开心动过速突发性等方式避免不恰当放电.

作者:王垚;顾凯;钱智勇;侯小锋;陈明龙;邹建刚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 年 23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13 | 下载:202
作者:
王垚;顾凯;钱智勇;侯小锋;陈明龙;邹建刚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 年 23卷 4期
标签:
除颤器,植入型 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 不恰当放电 Defibrillators,implantable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 Inappropriate shocks
目的 回顾性观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后不恰当放电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ICD/CRT-D不恰当放电发生原因,探讨不恰当放电的处理方法,以期进一步减少不恰当放电风险.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因心脏性猝死一级或二级预防植入ICD/CRT-D患者,随访术后出现不恰当放电的患者,分析不恰当放电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不恰当放电原因以及处理方法.结果 研究共纳入植入ICD/CRT-D患者289例,随访274例,失访1 5例,不恰当放电治疗的共21例,发生率7.66%.不恰当放电治疗的患者年龄(56.38±13.23)岁,年龄范围为24~78岁,其中男20例,女1例.2例患者因房性心动过速不恰当放电(9.52%),9例因心房颤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误诊断放电治疗(42.86%),6例因窦性心动过速不恰当放电(28.57%),2例因除颤导线磨损导致阻抗及感知异常致不恰当放电(9.52%),1例因室性心动过速区识别频率低而出现不恰当放电治疗(4.76%),1例因T波感知异常,双重计数不恰当放电(4.76%).结论 ICD/CRT-D不恰当放电的原因主要为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颤、房性心动过速以及窦性心动过速,可以通过提高诊断频率,调整心室间期稳定性参数以及打开心动过速突发性等方式避免不恰当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