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5 | 下载98

目的 探讨腹壁浅动脉(SIEA)穿支皮瓣一期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对3例行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同期行SIEA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创面,其中男1例,女2例,年龄45~69岁,平均59.3 岁,BMI 为19.6~24.2 kg/m2,其中鳞状细胞癌1 例,黏液表皮样癌1 例,腺样囊性癌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下腹部CTA及CDU检查.根据受区缺损大小,在影像学定位的基础上,仔细制备皮瓣并转移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显微镜下成功吻合动、静脉后严密缝合受区及供区,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例皮瓣全部成活,SIEA穿支皮瓣面积5.0 cm×6.0 cm~7.0 cm×9.0 cm,动脉平均管径1.2 mm,静脉平均管径1.6 mm,动、静脉血管蒂平均长度分别为5.7 cm和7.4 cm.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红润,无明显畸形、臃肿,无毛发生长,颌面部外形无明显改变,无口鼻瘘发生,无瘢痕挛缩导致中、重度张口受限.结论 SIEA穿支皮瓣供区损伤小、瘢痕隐蔽,是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较好选择.术前CTA与CDU是重要可靠的术前检查,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效率与精准度.

作者:王栋;刘亮;杨东昆;廖圣恺;陈永锋;张凯

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9 年 42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5 | 下载:98
作者:
王栋;刘亮;杨东昆;廖圣恺;陈永锋;张凯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9 年 42卷 6期
标签:
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 口腔癌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目的 探讨腹壁浅动脉(SIEA)穿支皮瓣一期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对3例行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同期行SIEA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创面,其中男1例,女2例,年龄45~69岁,平均59.3 岁,BMI 为19.6~24.2 kg/m2,其中鳞状细胞癌1 例,黏液表皮样癌1 例,腺样囊性癌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下腹部CTA及CDU检查.根据受区缺损大小,在影像学定位的基础上,仔细制备皮瓣并转移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显微镜下成功吻合动、静脉后严密缝合受区及供区,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例皮瓣全部成活,SIEA穿支皮瓣面积5.0 cm×6.0 cm~7.0 cm×9.0 cm,动脉平均管径1.2 mm,静脉平均管径1.6 mm,动、静脉血管蒂平均长度分别为5.7 cm和7.4 cm.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红润,无明显畸形、臃肿,无毛发生长,颌面部外形无明显改变,无口鼻瘘发生,无瘢痕挛缩导致中、重度张口受限.结论 SIEA穿支皮瓣供区损伤小、瘢痕隐蔽,是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较好选择.术前CTA与CDU是重要可靠的术前检查,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效率与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