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1 | 下载8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R)基因多态性及多种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病(EH)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唐山开滦矿业集团职工1 043人,实际完成调查1 007人.所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全面体检、测量血压.用PCR、限制性酶切、琼脂糖电泳分型的方法检测ACE、AT1R基因型.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ACE基因、AT1R基因各基因型在正常血压组和EH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在与EH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ACE基因DD型、AT1R基因AC+CC型EH患病率较高,但差异无显著性.两种基因的DD+AC联合基因型EH患病率高于其他基因型,差异显著.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筛选,与血压有关的因素有年龄、性别、打鼾、肥胖、EH家族史、心率、高甘油三酯血症7项指标,ACE、AT1R基因及DD+AC联合基因型均未进入模型.结论在其他危险因素存在的前提下,ACE基因的DD+AT1R基因的AC联合基因型人群患EH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但单一基因的作用是微小的,在EH的发病机制中,环境因素可能更重要.

作者:吴寿岭;陈丽莉;洪江;李宏芬;胡克俭;郝冰;程平;施继红;庞占泉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 年 30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1 | 下载:8
作者:
吴寿岭;陈丽莉;洪江;李宏芬;胡克俭;郝冰;程平;施继红;庞占泉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 年 30卷 7期
标签: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类 基因 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R)基因多态性及多种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病(EH)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唐山开滦矿业集团职工1 043人,实际完成调查1 007人.所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全面体检、测量血压.用PCR、限制性酶切、琼脂糖电泳分型的方法检测ACE、AT1R基因型.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ACE基因、AT1R基因各基因型在正常血压组和EH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在与EH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ACE基因DD型、AT1R基因AC+CC型EH患病率较高,但差异无显著性.两种基因的DD+AC联合基因型EH患病率高于其他基因型,差异显著.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筛选,与血压有关的因素有年龄、性别、打鼾、肥胖、EH家族史、心率、高甘油三酯血症7项指标,ACE、AT1R基因及DD+AC联合基因型均未进入模型.结论在其他危险因素存在的前提下,ACE基因的DD+AT1R基因的AC联合基因型人群患EH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但单一基因的作用是微小的,在EH的发病机制中,环境因素可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