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0 | 下载174

目的 探讨影响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VSD)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2年8月至2006年2月用介入法治疗358例PVSD患者,男性161例,女性197例,年龄3~54(10.9±8.1)岁,体重12~90(32.8±17.2)kg.左室造影测量PVSD左室面直径2~18(6.5±3.1)mm,右室面直径2~12(4.2±2.3)mm;195例合并膜部膨出瘤.358例均具备介入治疗指征,共置入封堵器358枚,其直径4~18(8.1±2.5)mm,其中偏心型封堵器140枚,对称型封堵器218枚.术后每天记录12导联心电图,持续7天,系统分析影响PVSD封堵术后早期心律失常10余种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病例的PVSD均获得完全关闭.术后早期发生各种心律失常135例,发生率为37.7

作者:朱鲜阳;刘玉昊;侯传举;韩秀敏;盛晓棠;张端珍;崔春生;王琦光;邓东安;张玉威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年 35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0 | 下载:174
作者:
朱鲜阳;刘玉昊;侯传举;韩秀敏;盛晓棠;张端珍;崔春生;王琦光;邓东安;张玉威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年 35卷 7期
标签:
心律失常 室间隔缺损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目的 探讨影响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VSD)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2年8月至2006年2月用介入法治疗358例PVSD患者,男性161例,女性197例,年龄3~54(10.9±8.1)岁,体重12~90(32.8±17.2)kg.左室造影测量PVSD左室面直径2~18(6.5±3.1)mm,右室面直径2~12(4.2±2.3)mm;195例合并膜部膨出瘤.358例均具备介入治疗指征,共置入封堵器358枚,其直径4~18(8.1±2.5)mm,其中偏心型封堵器140枚,对称型封堵器218枚.术后每天记录12导联心电图,持续7天,系统分析影响PVSD封堵术后早期心律失常10余种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病例的PVSD均获得完全关闭.术后早期发生各种心律失常135例,发生率为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