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3 | 下载149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因子与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6例ACS患者,年龄(60±11)岁,男37例,女19例,发病时取血,应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7种血管因子:可溶的P选择素(sPE)、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IL)-8、IL-6、可溶的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的黏附分子40配体(sCD40L),以及相应的炎症因子;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并用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56个靶病变处动脉粥样斑块形态学及性质特征.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易损斑块与非易损斑块组发生斑块破裂时的血管因子改变以及斑块形态学指标与血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存在密切相关的血管因子有sVCAM-1和sPE、sVCAM-1和sCD40L、sCD40L和sPE、IL-6和IL-8、IL-8和MCP1、以及MCP1和sVCAM-1;易损斑块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为(18.9±4.9)mg/L,IL-6为[19.5 ng/L(9.2~44.6 ng/L)],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组[hs-CRP:(5.8±3.6)mg/L,IL-6:5.3 ng/L(2.3~13.4 ng/L),均P<0.05];与非斑块破裂组比较,斑块破裂组的sCD40L[(474±126)ng/L比(238±35)ng/L],sPE[(107.2±39.9)ng/L比(49.1±5.6)μg/L]和MCP-1[(132±18)ng/L比(127±13)ng/L]明显升

作者:康维强;宋达琳;郭新贵;李梅;滕金龙;任国瑞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年 35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3 | 下载:149
作者:
康维强;宋达琳;郭新贵;李梅;滕金龙;任国瑞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年 35卷 11期
标签:
冠状动脉硬化 心肌梗塞 心绞痛,不稳定型 超声检测,介入性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因子与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6例ACS患者,年龄(60±11)岁,男37例,女19例,发病时取血,应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7种血管因子:可溶的P选择素(sPE)、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IL)-8、IL-6、可溶的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的黏附分子40配体(sCD40L),以及相应的炎症因子;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并用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56个靶病变处动脉粥样斑块形态学及性质特征.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易损斑块与非易损斑块组发生斑块破裂时的血管因子改变以及斑块形态学指标与血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存在密切相关的血管因子有sVCAM-1和sPE、sVCAM-1和sCD40L、sCD40L和sPE、IL-6和IL-8、IL-8和MCP1、以及MCP1和sVCAM-1;易损斑块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为(18.9±4.9)mg/L,IL-6为[19.5 ng/L(9.2~44.6 ng/L)],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组[hs-CRP:(5.8±3.6)mg/L,IL-6:5.3 ng/L(2.3~13.4 ng/L),均P<0.05];与非斑块破裂组比较,斑块破裂组的sCD40L[(474±126)ng/L比(238±35)ng/L],sPE[(107.2±39.9)ng/L比(49.1±5.6)μg/L]和MCP-1[(132±18)ng/L比(127±13)ng/L]明显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