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9 | 下载278

目的 探讨心外膜脂肪垫厚度与非阻塞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血流的TIMI分级,将患者分为慢血流组(Ⅰ~Ⅱ级,16例)和正常血流组(Ⅲ级,127例).研究对象均行心外膜脂肪垫厚度的超声检测及血液生化检测(包括纤维蛋白原浓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外膜脂肪垫与非阻塞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关系,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心外膜脂肪垫厚度与慢血流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外膜脂肪垫厚度预测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发生慢血流的价值.结果 慢血流组心外膜脂肪垫厚度大于正常血流组[(8.18±2.25) mm比(4.65 ±0.88) mm,P<0.01].慢血流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4.17 ±1.13) g/L比(2.29 ±0.92)g/L,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7.88±1.07比5.46±1.17,P<0.01)、血小板计数[(274.1±8.6)×109/L比(215.3±72.3)×109/L,P<0.01]和血小板聚集率[(0.81±0.11)%比(0.64±0.12)%,P<0.01]均高于正常血流组,两组之间的全血高切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6±0.56) mPa·s比(3.88±0.51) mPa·s,P>0.05].

作者:伍琼;杨波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年 44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9 | 下载:278
作者:
伍琼;杨波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年 44卷 11期
标签:
冠状动脉循环 心外膜脂肪垫厚度 Coronary circulation Epicardial adipose thickness
目的 探讨心外膜脂肪垫厚度与非阻塞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血流的TIMI分级,将患者分为慢血流组(Ⅰ~Ⅱ级,16例)和正常血流组(Ⅲ级,127例).研究对象均行心外膜脂肪垫厚度的超声检测及血液生化检测(包括纤维蛋白原浓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外膜脂肪垫与非阻塞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关系,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心外膜脂肪垫厚度与慢血流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外膜脂肪垫厚度预测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发生慢血流的价值.结果 慢血流组心外膜脂肪垫厚度大于正常血流组[(8.18±2.25) mm比(4.65 ±0.88) mm,P<0.01].慢血流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4.17 ±1.13) g/L比(2.29 ±0.92)g/L,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7.88±1.07比5.46±1.17,P<0.01)、血小板计数[(274.1±8.6)×109/L比(215.3±72.3)×109/L,P<0.01]和血小板聚集率[(0.81±0.11)%比(0.64±0.12)%,P<0.01]均高于正常血流组,两组之间的全血高切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6±0.56) mPa·s比(3.88±0.51) mPa·s,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