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46只,体重300~350 g,于动物实验室适应性饲养7 d。然后,分为4组,即心衰组(
n=12,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2.5 mg/kg,每周1次,连续6周,建立心衰模型)、心衰+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治疗组,
n=12,阿霉素给药方法同心衰组,在首次注射阿霉素前1周开始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按照60?mg·kg
-1·d
-1剂量灌胃,持续7周)、心衰+沙库巴曲缬沙坦+F13A组[F13A组,
n=12,阿霉素及沙库巴曲缬沙坦用药方法同治疗组,在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同时,腹腔注射100 μg·kg
-1·d
-1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APJ)拮抗剂F13A,持续7周]及对照组(
n=10,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代替阿霉素,给药方法同心衰组)。末次注射阿霉素1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超声检测完成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液及左心室标本。HE染色观察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形态,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左心室心肌纤维化情况,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RCR)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Apelin和APJ的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
作者:刘洪智;高传玉;原芳;徐予;田焕;王素琴;张鹏飞;石亚楠;魏晶晶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 年 50卷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