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6 | 下载24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4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14例CAVSD患儿,男2例,女12例;中位手术年龄12.5个月(11.7 ~63.0个月).术后随访(3.27 ±2.02)年.术前肺动脉压力(PAP) (65.92±6.91) mmHg(1 mmHg=0.133 kPa).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采用传统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术后密切随访,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 术后PAP(62.97±17.29)mmHg;随访期间PAP(53.29±20.99) mmHg,与手术前、后P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及随访期间左侧房室瓣反流和右侧房室瓣反流程度较术前显著减轻.随访期间无房室传导阻滞和二次手术.结论 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CAVSD近期和中期效果满意,术后无严重的房室瓣关闭不全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孟维鑫;张国伟;徐磊;刘宏宇

来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8 年 34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6 | 下载:24
作者:
孟维鑫;张国伟;徐磊;刘宏宇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8 年 34卷 12期
标签: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单片法 左侧房室瓣抬高 房室瓣反流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Single-patch Elevation of the left-sided atrioventricular valve Regurgitation of atrioventricular valve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4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14例CAVSD患儿,男2例,女12例;中位手术年龄12.5个月(11.7 ~63.0个月).术后随访(3.27 ±2.02)年.术前肺动脉压力(PAP) (65.92±6.91) mmHg(1 mmHg=0.133 kPa).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采用传统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术后密切随访,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 术后PAP(62.97±17.29)mmHg;随访期间PAP(53.29±20.99) mmHg,与手术前、后P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及随访期间左侧房室瓣反流和右侧房室瓣反流程度较术前显著减轻.随访期间无房室传导阻滞和二次手术.结论 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CAVSD近期和中期效果满意,术后无严重的房室瓣关闭不全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