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75 | 下载119

目的 探讨1例临床出血表现与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检测结果明显不符的血友病A患者表型、基因型诊断及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凝血、抗凝及纤溶相关指标检测,一步法及发色底物法检测FⅧ:C,ELISA法检测FⅧ的抗原(FⅧ:A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实验筛查FⅧ抑制物;PCR扩增先证者F8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利用直接核苷酸测序法进行基因序列分析。针对先证者的基因突变位点,对其家系成员进行相应外显子基因检测;定点突变法构建B亚基缺失(760aa~1639aa)的人FⅧHis99Arg和His99Ala两种突变的表达质粒(pRC/RS Ⅴ-BDhFⅦcDNA),两种突变质粒分别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FⅧ:C和细胞上清液及裂解液中的FⅧ:Ag。结果 先证者APTT 延长,一步法及发色底物法检测的F Ⅷ:C均低于1.0%,血浆FⅧ:Ag为120.0%。APTT纠正试验阴性,其他凝血、抗凝及纤溶相关检测均未见异常。诊断为交叉反应阳性(CRM+)的血友病A。患者F8基因直接核苷酸测序发现3号外显子存在28828A→G突变,导致His99Arg氨基酸改变,其母亲该位点为杂合突变。体外表达研究结果显示细胞上清液中His99Arg突变蛋白FⅧ:Ag及FⅧ:C分别为野生型的180.0%及5.8%,His99Ala突变蛋白FⅧ:Ag及F Ⅷ:C分别为野生型的45.0%和20.0

作者:秦欢欢;王学锋;丁秋兰;陆晔玲;戴菁;奚晓东;王鸿利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1 年 32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75 | 下载:119
作者:
秦欢欢;王学锋;丁秋兰;陆晔玲;戴菁;奚晓东;王鸿利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1 年 32卷 9期
标签:
血友病A 因子Ⅷ DNA突变分析 分子发病机制 Hemophilia A Coagulation factor Ⅷ Gene mutation Molecular mechanism
目的 探讨1例临床出血表现与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检测结果明显不符的血友病A患者表型、基因型诊断及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凝血、抗凝及纤溶相关指标检测,一步法及发色底物法检测FⅧ:C,ELISA法检测FⅧ的抗原(FⅧ:A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实验筛查FⅧ抑制物;PCR扩增先证者F8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利用直接核苷酸测序法进行基因序列分析。针对先证者的基因突变位点,对其家系成员进行相应外显子基因检测;定点突变法构建B亚基缺失(760aa~1639aa)的人FⅧHis99Arg和His99Ala两种突变的表达质粒(pRC/RS Ⅴ-BDhFⅦcDNA),两种突变质粒分别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FⅧ:C和细胞上清液及裂解液中的FⅧ:Ag。结果 先证者APTT 延长,一步法及发色底物法检测的F Ⅷ:C均低于1.0%,血浆FⅧ:Ag为120.0%。APTT纠正试验阴性,其他凝血、抗凝及纤溶相关检测均未见异常。诊断为交叉反应阳性(CRM+)的血友病A。患者F8基因直接核苷酸测序发现3号外显子存在28828A→G突变,导致His99Arg氨基酸改变,其母亲该位点为杂合突变。体外表达研究结果显示细胞上清液中His99Arg突变蛋白FⅧ:Ag及FⅧ:C分别为野生型的180.0%及5.8%,His99Ala突变蛋白FⅧ:Ag及F Ⅷ:C分别为野生型的45.0%和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