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8 | 下载65

目的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B3 (Vit B3)对正常大鼠中性粒细胞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1只正常大鼠分为Vit B3组(灌服Vit B3 500 mg·kg 1·d-1,×7d)、rhG-CSF组(皮下注射rhG-CSF 25 μg·kg-1·d-1,×7d)和生理盐水组(灌服2ml/d,×7d);在给药前、给药后第3天和第7天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进行大鼠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采用酶循环法检测给药前后血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合成水平;给药后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G-CSF、G-CSFR、SIRT1、C/EBPα、C/EBPβ、C/EBPε和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 mRNA的表达.结果 给药后第7天Vit B3组和rhG-CSF组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1.64±0.19)×109/L、(1.88±0.37)×109/L对(0.86±0.18)×109/L,P值均<0.01],血清NAD+浓度明显升高[(0.96±0.08)nmol/L、(0.65±0.12)nmol/L对(0.36±0.15)nmol/L,P值均<0.01];Vit B3组和rhG-CSF组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G-CSF、G-CSFR、SIRT1、C/EBPα、C/EBPε和NAMPT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生理盐水组(P值均<0.01).结论 大剂量Vit B3具有促进正常大鼠中性粒细胞生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依赖于NAMPT-NAD--SIRT1信号途径.

作者:杨湖;蓝丹;王梦婕;李新叶;高宗燕;李琳迪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 年 35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8 | 下载:65
作者:
杨湖;蓝丹;王梦婕;李新叶;高宗燕;李琳迪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 年 35卷 10期
标签:
烟酰胺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中性白细胞 Niacinamide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Neutrophils
目的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B3 (Vit B3)对正常大鼠中性粒细胞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1只正常大鼠分为Vit B3组(灌服Vit B3 500 mg·kg 1·d-1,×7d)、rhG-CSF组(皮下注射rhG-CSF 25 μg·kg-1·d-1,×7d)和生理盐水组(灌服2ml/d,×7d);在给药前、给药后第3天和第7天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进行大鼠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采用酶循环法检测给药前后血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合成水平;给药后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G-CSF、G-CSFR、SIRT1、C/EBPα、C/EBPβ、C/EBPε和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 mRNA的表达.结果 给药后第7天Vit B3组和rhG-CSF组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1.64±0.19)×109/L、(1.88±0.37)×109/L对(0.86±0.18)×109/L,P值均<0.01],血清NAD+浓度明显升高[(0.96±0.08)nmol/L、(0.65±0.12)nmol/L对(0.36±0.15)nmol/L,P值均<0.01];Vit B3组和rhG-CSF组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G-CSF、G-CSFR、SIRT1、C/EBPα、C/EBPε和NAMPT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生理盐水组(P值均<0.01).结论 大剂量Vit B3具有促进正常大鼠中性粒细胞生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依赖于NAMPT-NAD--SIRT1信号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