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6 | 下载361

目的 探讨T、B淋巴细胞,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小板抗体在血小板输注无效中作用.方法 选择41例临床确诊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7例血小板输注有效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CD4-CD8+)、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CD8)、B淋巴细胞(CD19+)比例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61的表达,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输注无效组患者:①辅助性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36.60%对48.53%),细胞毒性T细胞比例显著增高(53.26%对44.02%),二者比值下降(0.85对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B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2%对2.85%,P=0.901);③CD41a阳性细胞率[(88.10±12.75)%对(51.69±24.45)%,P=0.001]和CD61阳性细胞率[(88.36±12.31)%对(51.83±24.48)%,P<0.001]均显著升高;④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增高(85.37%对14.82%,P<0.05).结论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激活、辅助性T细胞的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和CD61的表达以及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均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杜春红;黄海涛;苑广洋;赵国生;李红学;张元;孙亚军;徐慧民;董守智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6 年 37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6 | 下载:361
作者:
杜春红;黄海涛;苑广洋;赵国生;李红学;张元;孙亚军;徐慧民;董守智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6 年 37卷 3期
标签:
血小板输注 B淋巴细胞亚群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血小板抗体 Platelet transfusion B-lymphocyte subsets 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s Antibodies,anti-platelet
目的 探讨T、B淋巴细胞,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小板抗体在血小板输注无效中作用.方法 选择41例临床确诊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7例血小板输注有效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CD4-CD8+)、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CD8)、B淋巴细胞(CD19+)比例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61的表达,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输注无效组患者:①辅助性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36.60%对48.53%),细胞毒性T细胞比例显著增高(53.26%对44.02%),二者比值下降(0.85对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B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2%对2.85%,P=0.901);③CD41a阳性细胞率[(88.10±12.75)%对(51.69±24.45)%,P=0.001]和CD61阳性细胞率[(88.36±12.31)%对(51.83±24.48)%,P<0.001]均显著升高;④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增高(85.37%对14.82%,P<0.05).结论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激活、辅助性T细胞的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和CD61的表达以及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均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