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患儿,女,3岁,因"发热十余天"于2017年3月1日首次入院。血常规:WBC 17.7×10 9/L,中性粒细胞占0.24,淋巴细胞占0.60,RBC 3.64×10 12/L,HGB 89 g/L,PLT 69×10 9/L。骨髓象: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占0.78,糖原染色(PAS)阳性。免疫分型:异常细胞占0.765,主要表达HLA-DR、CD10、CD15、CD19、CD2、CD38、cCD79和TdT。染色体核型正常。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TCF3-PBX1阳性,余阴性。明确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B细胞,中危)。根据CCLG-ALL 2008方案先后予以泼尼松预激、VDLD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培门冬酶、地塞米松)诱导缓解、CAM方案(环磷酰胺、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早期强化、大剂量甲氨蝶呤巩固、VDLD+CAM方案延迟强化Ⅰ、维持治疗及VDLD方案延迟强化Ⅱ治疗。化疗期间规律行腰椎穿刺及三联鞘内注射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规律复查骨髓象及微小残留病(MRD),均呈完全缓解(CR)状态。2018年1月25日,患儿因"确诊ALL 10个月余,发热6 d"再次入院,最高体温41 ℃,伴有寒战、气促,偶有咳嗽,无明显咳痰,无腹痛、腹泻、胸闷等症状,家属入院前自行给予"阿奇霉素、抗病毒口服液"治疗4 d,患儿体温无明显下降。患儿无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常规预防接种,

作者:陈慧玲;曾鹏云;柴晔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2 年 43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陈慧玲;曾鹏云;柴晔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2 年 43卷 2期
患儿,女,3岁,因"发热十余天"于2017年3月1日首次入院。血常规:WBC 17.7×10 9/L,中性粒细胞占0.24,淋巴细胞占0.60,RBC 3.64×10 12/L,HGB 89 g/L,PLT 69×10 9/L。骨髓象: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占0.78,糖原染色(PAS)阳性。免疫分型:异常细胞占0.765,主要表达HLA-DR、CD10、CD15、CD19、CD2、CD38、cCD79和TdT。染色体核型正常。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TCF3-PBX1阳性,余阴性。明确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B细胞,中危)。根据CCLG-ALL 2008方案先后予以泼尼松预激、VDLD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培门冬酶、地塞米松)诱导缓解、CAM方案(环磷酰胺、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早期强化、大剂量甲氨蝶呤巩固、VDLD+CAM方案延迟强化Ⅰ、维持治疗及VDLD方案延迟强化Ⅱ治疗。化疗期间规律行腰椎穿刺及三联鞘内注射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规律复查骨髓象及微小残留病(MRD),均呈完全缓解(CR)状态。2018年1月25日,患儿因"确诊ALL 10个月余,发热6 d"再次入院,最高体温41 ℃,伴有寒战、气促,偶有咳嗽,无明显咳痰,无腹痛、腹泻、胸闷等症状,家属入院前自行给予"阿奇霉素、抗病毒口服液"治疗4 d,患儿体温无明显下降。患儿无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常规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