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61 | 下载629

真菌性眼内炎因其潜伏期长、症状轻、进展慢、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导致治疗延误,造成严重视功能损害.但早期诊断及抗真菌药物的选择均较困难.近年来,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和眼部给药途径的拓宽成为关注的焦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且不同类型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已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真菌性眼内炎的早期诊断技术、抗真菌药物种类、眼部给药途径、玻璃体腔注射抗真菌药物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王艳艳;苏冠方;李亚萍;刘早霞

来源: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2 年 2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61 | 下载:629
作者:
王艳艳;苏冠方;李亚萍;刘早霞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2 年 28卷 6期
标签:
眼感染,真菌性/病因学 眼感染,真菌性/诊断 眼感染,真菌性/治疗 综述
真菌性眼内炎因其潜伏期长、症状轻、进展慢、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导致治疗延误,造成严重视功能损害.但早期诊断及抗真菌药物的选择均较困难.近年来,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和眼部给药途径的拓宽成为关注的焦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且不同类型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已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真菌性眼内炎的早期诊断技术、抗真菌药物种类、眼部给药途径、玻璃体腔注射抗真菌药物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