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5 | 下载336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手术二期内界膜剥除治疗患眼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二期 PPV 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的高度近视 MHRD 患者15例15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例3只眼,女性12例12只眼;平均年龄(60.80±5.85)岁。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联合+90D 前置镜、间接检眼镜、A 型超声、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第一次手术后,硅油填充状态下眼底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复位,OCT 检查见黄斑裂孔周围视网膜浅脱离,尤以葡萄肿较深的部位明显。第二次硅油取出手术时,联合内界膜剥除玻璃体腔填充 C3 F8。分析患眼病程、屈光度、眼轴、后巩膜葡萄肿类型与第一、二次手术后 BCVA、黄斑区视网膜复位及黄裂孔愈合情况。结果患眼平均屈光度(-12.6±1.86)D;平均眼轴长度(29.82±0.993)mm;平均病程(5.20±1.24)个月。第一次手术前视网膜4个象限全脱离,同时合并脉络膜脱离和黄斑区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后巩膜葡萄肿类型均为Ⅱ型(黄斑区)。第二次手术后,所有患眼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复位;OCT 检查,黄斑裂孔闭合7只眼,黄斑裂孔贴附且视网膜复位8只眼。第一、二次手术后患眼 BCVA 均较手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第二次手术后 BCVA 较手术前及第一次手术后

作者:任玫卿;常青

来源: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5 年 4期

相似文献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5 | 下载:336
作者:
任玫卿;常青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5 年 4期
标签:
近视,退行性/并发症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视网膜脱离/外科学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Myopia,degenerative/complication Retinal perforations/surgery Retinal detachment/surgery Vitreoretinal surgery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手术二期内界膜剥除治疗患眼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二期 PPV 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的高度近视 MHRD 患者15例15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例3只眼,女性12例12只眼;平均年龄(60.80±5.85)岁。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联合+90D 前置镜、间接检眼镜、A 型超声、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第一次手术后,硅油填充状态下眼底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复位,OCT 检查见黄斑裂孔周围视网膜浅脱离,尤以葡萄肿较深的部位明显。第二次硅油取出手术时,联合内界膜剥除玻璃体腔填充 C3 F8。分析患眼病程、屈光度、眼轴、后巩膜葡萄肿类型与第一、二次手术后 BCVA、黄斑区视网膜复位及黄裂孔愈合情况。结果患眼平均屈光度(-12.6±1.86)D;平均眼轴长度(29.82±0.993)mm;平均病程(5.20±1.24)个月。第一次手术前视网膜4个象限全脱离,同时合并脉络膜脱离和黄斑区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后巩膜葡萄肿类型均为Ⅱ型(黄斑区)。第二次手术后,所有患眼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复位;OCT 检查,黄斑裂孔闭合7只眼,黄斑裂孔贴附且视网膜复位8只眼。第一、二次手术后患眼 BCVA 均较手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第二次手术后 BCVA 较手术前及第一次手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