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7 | 下载429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大小与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光感受器层愈合分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非对照病例分析.行PPV治疗的连续IMH患者31例3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例9只眼,女性22例24只眼.平均年龄(58.16±9.10)岁.视力下降平均时间为(4.97±5.97)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记录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1.07±0.38.平均眼压为(14.05±0.54) mmHg(1 mmHg=0.133 kPa).裂孔最小直径(MIN)、裂孔基底直径(BASE)、平均裂孔宽度、平均裂孔高度分别为(465.19±232.84)、(943.63±389.26)、(704.72±292.64)、(443.84±72.47) μm.根据MIN值将裂孔大小分为小、中、大裂孔;分别为9、15、9只眼.根据手术后OCT图像特征,将裂孔光感受器层愈合分为0~Ⅳ型.患眼均行25G或27G标准三切口经睫状体平坦部PPV.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26.42±157.17)d.将手术后第1次行OCT检查时间定义为手术后早期;以末次随访时间为疗效判定时间点.手术前后BCVA及眼压比较行配对t检验.手术前BCVA、裂孔平均宽度、裂孔平均高度以及随访时间、MIN与手术后BCVA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末次随访时,logMARBCVA为1.52~1.40者3只眼;1.30~0.52

作者:谢艾芮;文峰;刘文

来源: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8 年 34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7 | 下载:429
作者:
谢艾芮;文峰;刘文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8 年 34卷 2期
标签: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光感受器,视网膜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Retinal perforations/surgery Photoreceptors,retinal Tomography,optical coherence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大小与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光感受器层愈合分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非对照病例分析.行PPV治疗的连续IMH患者31例3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例9只眼,女性22例24只眼.平均年龄(58.16±9.10)岁.视力下降平均时间为(4.97±5.97)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记录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1.07±0.38.平均眼压为(14.05±0.54) mmHg(1 mmHg=0.133 kPa).裂孔最小直径(MIN)、裂孔基底直径(BASE)、平均裂孔宽度、平均裂孔高度分别为(465.19±232.84)、(943.63±389.26)、(704.72±292.64)、(443.84±72.47) μm.根据MIN值将裂孔大小分为小、中、大裂孔;分别为9、15、9只眼.根据手术后OCT图像特征,将裂孔光感受器层愈合分为0~Ⅳ型.患眼均行25G或27G标准三切口经睫状体平坦部PPV.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26.42±157.17)d.将手术后第1次行OCT检查时间定义为手术后早期;以末次随访时间为疗效判定时间点.手术前后BCVA及眼压比较行配对t检验.手术前BCVA、裂孔平均宽度、裂孔平均高度以及随访时间、MIN与手术后BCVA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末次随访时,logMARBCVA为1.52~1.40者3只眼;1.3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