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52 | 下载34

目的对1996至2000年全国先天性腹裂畸形的变化趋势以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1996至200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450~466所县级以上医院参加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监测对象为孕满28周以上出生的围产儿,最大诊断期限为生后7 d.结果 1996至2000年全国共监测2 218 616例新生婴儿,其中腹裂畸形患儿569例.全国的腹裂总发生率为2.56/万,城市的发生率为1.98/万,农村的发生率为3.93/万;男性的发生率为2.15/万,女性的发生率为2.64/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96至2000年间腹裂的发生率无上升趋势.腹裂的发生率孕母<20岁年龄组是25~29岁年龄组的5.4倍,但1996至2000年期间孕母年龄<20岁组的围产儿腹裂发生率没有出现上升趋势(P>0.05).腹裂畸形围产期产前诊断比例为41.46

作者:周光萱;朱军;代礼;王艳萍;粱娟;缪蕾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5 年 39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52 | 下载:34
作者:
周光萱;朱军;代礼;王艳萍;粱娟;缪蕾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5 年 39卷 4期
标签:
腹裂 畸形 流行病学
目的对1996至2000年全国先天性腹裂畸形的变化趋势以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1996至200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450~466所县级以上医院参加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监测对象为孕满28周以上出生的围产儿,最大诊断期限为生后7 d.结果 1996至2000年全国共监测2 218 616例新生婴儿,其中腹裂畸形患儿569例.全国的腹裂总发生率为2.56/万,城市的发生率为1.98/万,农村的发生率为3.93/万;男性的发生率为2.15/万,女性的发生率为2.64/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96至2000年间腹裂的发生率无上升趋势.腹裂的发生率孕母<20岁年龄组是25~29岁年龄组的5.4倍,但1996至2000年期间孕母年龄<20岁组的围产儿腹裂发生率没有出现上升趋势(P>0.05).腹裂畸形围产期产前诊断比例为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