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44 | 下载452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07-2011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数据来源于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专项监测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对2007-2011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集病例血清标本,开展新布尼亚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和病毒分离.结果 河南省2007-2011年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1021例,死亡23例,病死率为2.25%.其中信阳市报告1007例,占98.75%.病例主要集中在4-10月,占96.47%(985/1021),5-7月为高峰,占59.16%(604/1021),9月出现第2个发病高峰,占12.05%(123/1021).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9岁(范围为1~ 88岁),男女性别比为1∶1.50(408∶613),农民占全部病例的93.73%(957/1021).465例病例血液标本中新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率为69.25%(322/465),从164例血液标本中分离到新布尼亚病毒67株,分离率为40.85%(67/164).结论 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大年龄组女性农民高发,新布尼亚病毒为其主要病原.

作者:康锴;唐晓燕;许汴利;尤爱国;黄学勇;杜燕华;王海峰;赵国华;陈豪敏;刘国华;孟凡俊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年 46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44 | 下载:452
作者:
康锴;唐晓燕;许汴利;尤爱国;黄学勇;杜燕华;王海峰;赵国华;陈豪敏;刘国华;孟凡俊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年 46卷 2期
标签:
人群监测 流行病学 发热 血小板减少 综合征 新布尼亚病毒 Population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Fever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New bunyavirus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07-2011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数据来源于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专项监测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对2007-2011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集病例血清标本,开展新布尼亚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和病毒分离.结果 河南省2007-2011年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1021例,死亡23例,病死率为2.25%.其中信阳市报告1007例,占98.75%.病例主要集中在4-10月,占96.47%(985/1021),5-7月为高峰,占59.16%(604/1021),9月出现第2个发病高峰,占12.05%(123/1021).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9岁(范围为1~ 88岁),男女性别比为1∶1.50(408∶613),农民占全部病例的93.73%(957/1021).465例病例血液标本中新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率为69.25%(322/465),从164例血液标本中分离到新布尼亚病毒67株,分离率为40.85%(67/164).结论 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大年龄组女性农民高发,新布尼亚病毒为其主要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