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7 | 下载116

目的 了解我国育龄妇女剖宫产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2010年10月,在我国内地30个省份(除西藏自治区)40个县采用与规模成正比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对8 420名在1978-2010年间有孕产史的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育龄妇女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妊娠及分娩史,分析剖宫产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8 420名调查对象共分娩11 440例活产,其中有1 725例剖宫产.随时间推移,调查地区总剖宫产率呈增高趋势,由1978-1985年的2.0%(14/701)上升到2006-2010年的36.6% (813/2 224),且在2001-2010年期间升高最迅速.2006-2010年中部地区剖宫产率最高,为42.3%(257/608).产妇或家属主动要求剖宫产的比例也逐年增加,由1978-1985年的14.3% (2/14)上升至2006-2010年的43.7%(255/813).分娩年龄25岁以上(21.4%,960/44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4.5%,568/2 317)、从事非农业体力脑力劳动(22.4%,663/2 956)、居住在东部省份(18.6%,757/4074)、胎位不正(45.4%,247/544)、新生儿体重4 000 g以上(36.5%,175/479)、产前做过B超检查(18.8%,1 633/8 687)、孕期出现过血压升高(28.0%,172/614)、抽搐(24.8%,131/528)等因素的产妇更有可能采用剖宫产.结论 我国育龄妇女中剖宫产率明显偏高,并与社会人口特征(分娩年龄

作者:田晓波;吴久玲;李伯华;覃民;齐嘉楠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4 年 48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7 | 下载:116
作者:
田晓波;吴久玲;李伯华;覃民;齐嘉楠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4 年 48卷 5期
标签:
剖宫产术 回顾性研究 育龄妇女 相关因素 Cesarean section Retrospective studies Child-bearing women Risk factors
目的 了解我国育龄妇女剖宫产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2010年10月,在我国内地30个省份(除西藏自治区)40个县采用与规模成正比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对8 420名在1978-2010年间有孕产史的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育龄妇女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妊娠及分娩史,分析剖宫产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8 420名调查对象共分娩11 440例活产,其中有1 725例剖宫产.随时间推移,调查地区总剖宫产率呈增高趋势,由1978-1985年的2.0%(14/701)上升到2006-2010年的36.6% (813/2 224),且在2001-2010年期间升高最迅速.2006-2010年中部地区剖宫产率最高,为42.3%(257/608).产妇或家属主动要求剖宫产的比例也逐年增加,由1978-1985年的14.3% (2/14)上升至2006-2010年的43.7%(255/813).分娩年龄25岁以上(21.4%,960/44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4.5%,568/2 317)、从事非农业体力脑力劳动(22.4%,663/2 956)、居住在东部省份(18.6%,757/4074)、胎位不正(45.4%,247/544)、新生儿体重4 000 g以上(36.5%,175/479)、产前做过B超检查(18.8%,1 633/8 687)、孕期出现过血压升高(28.0%,172/614)、抽搐(24.8%,131/528)等因素的产妇更有可能采用剖宫产.结论 我国育龄妇女中剖宫产率明显偏高,并与社会人口特征(分娩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