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2 | 下载60

金属纳米材料已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存在的潜在风险仍不可忽视。本文就不同金属纳米材料遗传毒作用表现和毒效应机制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金属纳米材料经多途径暴露进入机体,通过循环系统在多个脏器分布。金属纳米颗粒主要经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直接或经代谢后间接损伤遗传物质,影响细胞周期和基因组稳定性,造成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甚至令细胞发生死亡或恶性转化。

作者:沈丽萍;王治东;周平坤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5 年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2 | 下载:60
作者:
沈丽萍;王治东;周平坤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5 年 9期
标签:
纳米结构 金属纳米粒子 遗传学 氧化应激 生物效应 Nanostructures Metal nanoparticles Genetics Oxidative Biological effects
金属纳米材料已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存在的潜在风险仍不可忽视。本文就不同金属纳米材料遗传毒作用表现和毒效应机制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金属纳米材料经多途径暴露进入机体,通过循环系统在多个脏器分布。金属纳米颗粒主要经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直接或经代谢后间接损伤遗传物质,影响细胞周期和基因组稳定性,造成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甚至令细胞发生死亡或恶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