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34 | 下载458

目的 探讨上斜肌折叠术对单眼上斜肌麻痹患者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因单眼上斜肌麻痹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上斜肌折叠术的患者25例,其中12例患者曾有下斜肌或下直肌减弱术史.术前详细检查并记录患者的眼球运动、垂直斜视角、代偿头位、Bielschowsky征等,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d及30d行眼底照相检查,使用绘图软件测量黄斑与视乳头的夹角(FDA),记录眼球的客观旋转角度.双眼间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25例患者术前均有度数小于12△的垂直斜视并伴有明显的代偿头位,给予上斜肌折叠6~10mm不等,术后患者垂直斜视度数小于3△,代偿头位明显改善或消失.眼底照相显示患者术前患眼FDA为-10.60°±4.93°,对侧眼为-9.67°±5.47°,双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P=0.59).术前双眼总FDA为-20.27°±6.00°,术后1d及30 d总旋转度数分别为-10.53°±8.04°、-10.83°±7.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1,P<0.01).结论 上斜肌折叠术可有效地矫正由于上斜肌麻痹引起的外旋转斜视,同时解决小度数的垂直斜视,有利于患者代偿头位的改善.

作者:刘明美;张伟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15 年 51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34 | 下载:458
作者:
刘明美;张伟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2015 年 51卷 6期
标签:
斜视 眼肌麻痹 动眼肌 眼外科手术 体位 Strabismus Ophthalmoplegia Oculomotor muscles Ophthalmologic surgical procedures Posture
目的 探讨上斜肌折叠术对单眼上斜肌麻痹患者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因单眼上斜肌麻痹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上斜肌折叠术的患者25例,其中12例患者曾有下斜肌或下直肌减弱术史.术前详细检查并记录患者的眼球运动、垂直斜视角、代偿头位、Bielschowsky征等,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d及30d行眼底照相检查,使用绘图软件测量黄斑与视乳头的夹角(FDA),记录眼球的客观旋转角度.双眼间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25例患者术前均有度数小于12△的垂直斜视并伴有明显的代偿头位,给予上斜肌折叠6~10mm不等,术后患者垂直斜视度数小于3△,代偿头位明显改善或消失.眼底照相显示患者术前患眼FDA为-10.60°±4.93°,对侧眼为-9.67°±5.47°,双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P=0.59).术前双眼总FDA为-20.27°±6.00°,术后1d及30 d总旋转度数分别为-10.53°±8.04°、-10.83°±7.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1,P<0.01).结论 上斜肌折叠术可有效地矫正由于上斜肌麻痹引起的外旋转斜视,同时解决小度数的垂直斜视,有利于患者代偿头位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