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8 | 下载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晚期患者视野缺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诊治的仅残留中心管状视野≤10°或颞侧视岛(生理盲点颞侧)的原发性青光眼晚期患者,并按视野缺损类型分为管状视野组(对照)和颞侧视岛组。分析年龄、性别、眼别、青光眼类型、初诊青光眼分期、随访眼压、手术次数、疾病史等临床特征与晚期视野缺损类型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 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 结果:共纳入287例(287只眼)患者,其中管状视野组101例,男性48例,女性53例,年龄(61±15)岁;颞侧视岛组186例,男性107例,女性79例,年龄(59±17)岁;两组间年龄、性别、眼别、初诊年龄、手术次数、青光眼家族史、合并全身疾病史等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管状视野组分别有26、34、41例,在颞侧视岛组分别有61、78、47例;初诊青光眼分期为中期、晚期者在管状视野组分别有30、71例,在颞侧视岛组分别有32、154例;管状视野组和颞侧视岛组随访期峰值眼压分别为(31.94±4.11)、(34.58±6.47)m

作者:黄海荔;王楷迪;孙兴怀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22 年 58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8 | 下载:17
作者:
黄海荔;王楷迪;孙兴怀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2022 年 58卷 1期
标签:
青光眼 视野 视觉障碍 危险因素 Glaucoma Visual fields Vision disorders Risk factors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晚期患者视野缺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诊治的仅残留中心管状视野≤10°或颞侧视岛(生理盲点颞侧)的原发性青光眼晚期患者,并按视野缺损类型分为管状视野组(对照)和颞侧视岛组。分析年龄、性别、眼别、青光眼类型、初诊青光眼分期、随访眼压、手术次数、疾病史等临床特征与晚期视野缺损类型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 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 结果:共纳入287例(287只眼)患者,其中管状视野组101例,男性48例,女性53例,年龄(61±15)岁;颞侧视岛组186例,男性107例,女性79例,年龄(59±17)岁;两组间年龄、性别、眼别、初诊年龄、手术次数、青光眼家族史、合并全身疾病史等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管状视野组分别有26、34、41例,在颞侧视岛组分别有61、78、47例;初诊青光眼分期为中期、晚期者在管状视野组分别有30、71例,在颞侧视岛组分别有32、154例;管状视野组和颞侧视岛组随访期峰值眼压分别为(31.94±4.11)、(34.58±6.4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