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0 | 下载48

目的 应用深度增强型相干光断层扫描(EDI-OCT)技术研究早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及其与AMD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眼科就诊的早期AMD患者90例(90只眼)和眼底正常者60例(60只眼)的临床资料.早期AMD患者为患者组,眼底正常者为正常组.患者组中男性51例(51只眼),女性39例(39只眼);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4.3±10.9)岁.正常组中男性24例(24只眼),女性36例(36只眼);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8.6±10.8)岁.采用EDI-OCT测量两组受试者黄斑中心凹处及由中心凹向鼻侧、颞侧各500μm、1000μm处的脉络膜厚度,共测量5个点位.数据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脉络膜厚度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结果 患者组黄斑区脉络膜的平均厚度为(254.84±51.46)μm;正常组黄斑区脉络膜的平均厚度为(271.46±43.36)μm.患者组黄斑区脉络膜的厚度较正常组低,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1,P<0.05).所有受试者的年龄与脉络膜的厚度呈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3,P<0.05).结论 早期AMD患者的脉络膜厚度较眼底正常者偏薄,且早期AMD患者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可作为黄斑变性发展的预警因

作者:刘骁;刘娜;李鉴达;张旭;尹文玲

来源: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 年 9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0 | 下载:48
作者:
刘骁;刘娜;李鉴达;张旭;尹文玲
来源: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 年 9卷 6期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 厚度 相干光断层扫描
目的 应用深度增强型相干光断层扫描(EDI-OCT)技术研究早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及其与AMD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眼科就诊的早期AMD患者90例(90只眼)和眼底正常者60例(60只眼)的临床资料.早期AMD患者为患者组,眼底正常者为正常组.患者组中男性51例(51只眼),女性39例(39只眼);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4.3±10.9)岁.正常组中男性24例(24只眼),女性36例(36只眼);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8.6±10.8)岁.采用EDI-OCT测量两组受试者黄斑中心凹处及由中心凹向鼻侧、颞侧各500μm、1000μm处的脉络膜厚度,共测量5个点位.数据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脉络膜厚度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结果 患者组黄斑区脉络膜的平均厚度为(254.84±51.46)μm;正常组黄斑区脉络膜的平均厚度为(271.46±43.36)μm.患者组黄斑区脉络膜的厚度较正常组低,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1,P<0.05).所有受试者的年龄与脉络膜的厚度呈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3,P<0.05).结论 早期AMD患者的脉络膜厚度较眼底正常者偏薄,且早期AMD患者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可作为黄斑变性发展的预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