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50 | 下载4

目的 获得抗猕猴免疫缺陷病毒(SIV)转基因的淋巴细胞。方法 将锤头型核酶切割的一段靶序列连接在核酶下游构成自切割核酶,人工合成的自切割核酶基因扩增并克隆在pBluescript SK的XhoI-SalI位点,通过连续4次克隆获得10拷贝核酶基因的载体。转染前测定自切割核酶的体外活性并将之转移至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上,脂质体法转染含核酶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在含400 mg/L G418 的培养介质中筛选。转基因细胞对猴免疫缺陷病毒的抗性通过免疫荧光测定来估测。结果 37℃孵育15 min后85%的十体核酶自切割成单体核酶。在初始25 min的反式切割反应中尽管10体核酶摩尔数不足单体核酶十分之一,但十体核酶平均超过单体核酶13.31%的切割产物。Northern 点杂交证明单体核酶基因和十体核酶基因已经转入细胞并在细胞中获得表达。SIV攻毒试验表明,SIV接种6 d后转染单体核酶基因的细胞生长正常,不出现融合细胞,绝大多数转染十体基因的细胞生长良好,只发现极少数的融合细胞;转染单体核酶基因细胞的SIV抗原阳性细胞抑制率达到100%,转染十体核酶基因细胞的SIV抗原阳性细胞抑制率为91.2

作者:邓文生;杨希才;康良仪;张奉学;符林春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01 年 81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50 | 下载:4
作者:
邓文生;杨希才;康良仪;张奉学;符林春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01 年 81卷 4期
标签:
脱氧核糖核酸酶类 猴免疫缺陷病毒
目的 获得抗猕猴免疫缺陷病毒(SIV)转基因的淋巴细胞。方法 将锤头型核酶切割的一段靶序列连接在核酶下游构成自切割核酶,人工合成的自切割核酶基因扩增并克隆在pBluescript SK的XhoI-SalI位点,通过连续4次克隆获得10拷贝核酶基因的载体。转染前测定自切割核酶的体外活性并将之转移至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上,脂质体法转染含核酶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在含400 mg/L G418 的培养介质中筛选。转基因细胞对猴免疫缺陷病毒的抗性通过免疫荧光测定来估测。结果 37℃孵育15 min后85%的十体核酶自切割成单体核酶。在初始25 min的反式切割反应中尽管10体核酶摩尔数不足单体核酶十分之一,但十体核酶平均超过单体核酶13.31%的切割产物。Northern 点杂交证明单体核酶基因和十体核酶基因已经转入细胞并在细胞中获得表达。SIV攻毒试验表明,SIV接种6 d后转染单体核酶基因的细胞生长正常,不出现融合细胞,绝大多数转染十体基因的细胞生长良好,只发现极少数的融合细胞;转染单体核酶基因细胞的SIV抗原阳性细胞抑制率达到100%,转染十体核酶基因细胞的SIV抗原阳性细胞抑制率为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