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2 | 下载8

目的探讨抗MUC1单链抗体(scFv)导向的慢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结构蛋白VP22和胸苷激酶(TK)融合基因及丙氧鸟苷(GCV)自杀基因系统对MUC1+人卵巢上皮癌的特异靶向性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慢病毒包装质粒、包膜质粒、转移载体质粒采用磷酸钙沉淀法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收集病毒上清,并建立MUC1+人卵巢上皮癌(3AO)细胞株腹腔移植瘤模型.单药组分为scFv-VP22-TK+生理盐水(NS)组、VP22-TK+NS组、NS+NS组,分别用慢病毒scFv-VP22-TK、VP22-TK或NS 1 ml腹腔注射,继予NS腹腔注射;联合用药组分为scFv-VP22-TK+GCV组、VP22-TK+GCV组、NS+GCV组分别应用慢病毒scFv-VP22-TK、VP22-TK及NS腹腔注射,24 h后给予GCV腹腔注射治疗.每组裸小鼠均为5只.观察各组裸鼠的生存时间及慢病毒的毒性作用.结果平均生存时间scFv-VP22-TK+NS组、VP22-TK+NS组、NS+NS组、NS+GCV组、VP22-TK+GCV组、scFv-VP22-TK+GCV组分别为18.4 d±2.9 d、18.8 d±1.5 d,17.6 d±1.1 d,18.5 d±1.6 d,24 d±5 d和46 d±22 d, 6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24.82,P=0.002);并且scFv-VP22-TK+GCV组较VP22-TK+GCV组裸鼠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χ2=7.43,P=0.006).结论抗MUC1 scFv靶向的慢病毒介导的VP22-TK/GCV系统对MUC1+人卵巢上皮癌具有高效靶向杀伤作用.

作者:孔北华;王文霞;刘春生;马道新;曲迅;姜洁;杨兴升;张友忠;江森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02 年 82卷 1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2 | 下载:8
作者:
孔北华;王文霞;刘春生;马道新;曲迅;姜洁;杨兴升;张友忠;江森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02 年 82卷 17期
标签:
抗体 慢病毒属 卵巢肿瘤 基因治疗
目的探讨抗MUC1单链抗体(scFv)导向的慢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结构蛋白VP22和胸苷激酶(TK)融合基因及丙氧鸟苷(GCV)自杀基因系统对MUC1+人卵巢上皮癌的特异靶向性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慢病毒包装质粒、包膜质粒、转移载体质粒采用磷酸钙沉淀法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收集病毒上清,并建立MUC1+人卵巢上皮癌(3AO)细胞株腹腔移植瘤模型.单药组分为scFv-VP22-TK+生理盐水(NS)组、VP22-TK+NS组、NS+NS组,分别用慢病毒scFv-VP22-TK、VP22-TK或NS 1 ml腹腔注射,继予NS腹腔注射;联合用药组分为scFv-VP22-TK+GCV组、VP22-TK+GCV组、NS+GCV组分别应用慢病毒scFv-VP22-TK、VP22-TK及NS腹腔注射,24 h后给予GCV腹腔注射治疗.每组裸小鼠均为5只.观察各组裸鼠的生存时间及慢病毒的毒性作用.结果平均生存时间scFv-VP22-TK+NS组、VP22-TK+NS组、NS+NS组、NS+GCV组、VP22-TK+GCV组、scFv-VP22-TK+GCV组分别为18.4 d±2.9 d、18.8 d±1.5 d,17.6 d±1.1 d,18.5 d±1.6 d,24 d±5 d和46 d±22 d, 6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24.82,P=0.002);并且scFv-VP22-TK+GCV组较VP22-TK+GCV组裸鼠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χ2=7.43,P=0.006).结论抗MUC1 scFv靶向的慢病毒介导的VP22-TK/GCV系统对MUC1+人卵巢上皮癌具有高效靶向杀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