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25 | 下载100

目的 基于症状学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喉咽反流病(LPRD)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动力室检查的患者,采用反流疾病问卷(RDQ)和反流症状指数( RSI)调查,RDQ积分≥12分诊断为GERD;RSI积分≥13分认为存在LPRD。共向1090例患者发放问卷,有效问卷895份。其中女474例,平均年龄(54±13)岁,男421例,平均年龄(52±14)岁。结果 895例患者无反流性疾病者351例,仅有GERD者237例,仅有LPRD者89例,二者同时具有218例,3组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383、0.227)。GERD患者中同时患有LPRD患者47.9%( 218/455);而LPRD患者中同时有GERD者达71.0% (218/307)。在GERD患者中,反食频率及反食程度与RSI积分相关(r=0.115、0.141,P=0.007、0.001)。结论 ERD和LPRD可以共存,也可以单独存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单独的LPRD仅占少数,GERD的治疗策略可能需要调整;GERD患者合并反食症状,一定程度提示喉咽反流的可能性。

作者:冯桂建;赵丽莉;邹宁;刘玉兰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1 年 91卷 3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25 | 下载:100
作者:
冯桂建;赵丽莉;邹宁;刘玉兰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11 年 91卷 35期
标签:
胃食管反流 问卷调查 喉咽反流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Questionnaires 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目的 基于症状学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喉咽反流病(LPRD)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动力室检查的患者,采用反流疾病问卷(RDQ)和反流症状指数( RSI)调查,RDQ积分≥12分诊断为GERD;RSI积分≥13分认为存在LPRD。共向1090例患者发放问卷,有效问卷895份。其中女474例,平均年龄(54±13)岁,男421例,平均年龄(52±14)岁。结果 895例患者无反流性疾病者351例,仅有GERD者237例,仅有LPRD者89例,二者同时具有218例,3组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383、0.227)。GERD患者中同时患有LPRD患者47.9%( 218/455);而LPRD患者中同时有GERD者达71.0% (218/307)。在GERD患者中,反食频率及反食程度与RSI积分相关(r=0.115、0.141,P=0.007、0.001)。结论 ERD和LPRD可以共存,也可以单独存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单独的LPRD仅占少数,GERD的治疗策略可能需要调整;GERD患者合并反食症状,一定程度提示喉咽反流的可能性。